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人杰的《沁园春》 全文: 登坛焚篆,忽云开晴,作沁园春歌之。 道骨仙风,自天上来,月潭主人。 把玉清宝印,按行川岳,神霄铁尺,鞭叱雷霆。 雨部收晴,日君腾照,一寸灵章飞杳冥。 幡旗外,觉阴风肃肃,奔走神兵。 登坛沥酒刑牲。 有法馔如山饱万灵。 想乖龙惊起,碧潭无底,妖蟆戮尽,珪月长明。 行比旌阳,功高李靖,玉府丹台登姓名。 平生志,合为霖为雨,大慰苍生。
参考注释乖龙传说中的孽龙。 唐 白居易 《偶然》诗之一:“乖龙藏在牛领中,雷击龙来牛枉死。” 宋 黄休復 《茅亭客话》卷五:“世传乖龙者,苦於行雨,而多方窜匿,藏*人身中,或在古木楹柱之内,及楼阁鴟甍中,须为雷神捕之。” 清 赵翼 《栖贤寺瀑布》诗:“咆勃*起吼声,震破乖龙瞶。” 惊起 因受惊吓而突然动作 深夜突然听到枪声,大家都从床上惊起 无底(1).没有底部。形容极深。《列子·汤问》:“有大壑焉……其下无底,名曰 归墟 。” 晋 陆机 《从军行》:“谿谷深无底,崇山鬱嵯峨。” (2).无限度;无穷尽。《后汉书·张纲传》:“甘心好货,纵恣无底。”《西游补》第五回:“我是一片深情,指望鸳鸯无底,见他俩个把我做阁板上货,我哪得不生悲怨!” (3).谓不知底细。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一章:“到底是真是假, 周祺 心中无底。” 珪月未圆的秋月。 唐 王起 《秋潭赋》:“写星火兮初流,涵珪月兮始上。” 唐 李咸用 《倢伃怨》诗:“不得团圆长近君,珪月鈋时泣秋扇。” 唐 韩鄂 《岁华纪丽》七夕:“珪月初生,珠露方滴。”原注:“秋月如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