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偷闲两旬悭,酬应就忙并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镃的《衰疾几半月梅已空杏花亦烂漫矣忽往一观成古》 全文: 参考注释偷闲(1) 抽空 忙里偷闲 (2) 〈方〉∶偷懒;闲着 酬应亦作“酧应”。1.应答,应对。《北齐书·徐之才传》:“﹝ 徐之才 ﹞年十三,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 彭城 刘孝绰 、 河东 裴子野 、 吴郡 张嵊 等每共论《周易》及《丧服》仪,酬应如响。”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某絶不酬应,且止其説,然内实有所待耳。” 老舍 《正红旗下》七:“尽管不喜多嘴多舌,可是来了亲友,她总有适当的一套话语,酬应得自然而得体。” (2).应酬,交际往来。 元 吴师道 《目疾谢柳道传张子长惠药》诗:“从来不解饮,杯勺强酬应。”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顾禄百 ﹞为 归愚先生 权记室,凡先生酧应之作,皆 顾 捉刀。”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 唐 人喜酬应,益畅厥风。” 钱杏邨 《白烟》:“一望而知是一个狡猾,食鸦片的,他善于酬应。” 忙并事情繁多而忙碌。 元 王祯 《农书》卷四:“大抵农家忙併,无似蚕麦。”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