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安石的《送李宣叔倅漳州》 全文: 闽山到漳穷,地与南越错。 山川郁雾毒,瘴疠春冬作。 荒茅篁竹闲,蔽亏有城郭。 居人特鲜少,市井宜萧索。 野花开无时,蛮酒持可酌。 穷年不值客,谁与分杯杓。 朝廷尚贺俊,磊砢充台阁。 君能喜节行,文艺又该博。 超然万里去,识者为不乐。 予闻君子居,自可救民瘼。 苟能御外物,得地无美恶。 似闻最南方,北客今勿药。 林麓换风气,兽蛇凋毒虫。 如漳犹近州,气冷又销铄。 珍足海物味,其厚不为薄。 章举马甲柱,固已轻羊酪。 蕉黄荔子丹,又胜楂梨酢。 逢衣比多士,往往在丘壑。 从容与笑语,岂不慰寂寞。 太守好觞咏,嘉宾应在幕。 想即有新诗,流传至京洛。
名句书法欣赏 林麓换风气,兽蛇凋毒虫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林麓犹山林。《周礼·地官·林衡》:“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计林麓而赏罚之。”《文选·张衡<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 薛综 注:“木丛生曰林。” 李善 注:“《穀梁传》曰:‘林属於山曰麓。’”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或结罝罘於林麓之中,合重围於山泽之表。” 唐 杜甫 《客堂》诗:“舍舟復深山,窅窕一林麓。” 清 周安 《游道场山》诗:“逶迤步崇冈,奔迫下林麓。” 风气(1) 风尚习气,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习惯 (2) 风度。一个表现自己的行为或风度 有产阶级的教育和社会风气 毒虫 一种有害的令人厌恶的生物 蜘蛛、蜈蚣、甲虫和无数种其它毒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