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刘学箕 |
释义 | 原文屈指友于,祗今存几。自仲之去,失此奇伟。 言不腾情,心旌愤悱。 哀哉苍天,雨泪如洗。 诗词问答问:《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的作者是谁?答:刘学箕 参考注释屈指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友于《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 朱鲔涉血于友于。——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祗今祗,同“ 祇2 ”。如今。 唐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一:“天子预开 麟阁 待,祗今谁数 贰师 功!”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居玉鉉,拥金蝉,祗今门户庆蝉联。” 奇伟奇特雄伟 奇伟瑰怪。——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心旌(1).喻不宁静的心神。语本《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郑振铎 《桂公塘》:“心旌飘飘荡荡的,不知置身于何所。” (2).指心神,神思。 宋 王安石 《次韵宋中散》之一:“风流今见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 清 赵翼 《寄题法梧门祭酒诗龛图》:“作诗必以龕,毋乃拘心旌。” 愤悱(1).谓积思求解。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啟,不悱不发。” 朱熹 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唐 刘禹锡 《奏记丞相府论学事》:“今夫子之教日頽靡,而以非礼之祀媚之,斯儒者所宜愤悱也。” 宋 苏轼 《跋所书<清虚堂记>》:“今 子由 既轻以余书予人可也,又以其微妙之法言不待愤悱而发,岂不过哉!” 明 方孝孺 《答金景文书》:“执事愤悱,旁求博讨,卒未有得。” 章炳麟 《文学总略》:“大愚不灵,无所愤悱者,覩眇论则以为恒言也。” (2).愤慨,怨恨。《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中》:“ 卢文纪 等见其奏不悦,班行亦多愤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倖·教坊官一品服》:“ 司马子长 云‘主上以倡优畜之’,此非诚言,乃愤悱之词也。” 苍天(1) 古时指春天 (2) 上天;上苍 悠悠苍天 雨泪谓泪如雨下。 晋 陆云 《吊陈永长书》之四:“东望贵舍,雨泪沾襟。”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二:“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不由我哭哭啼啼,思量起雨泪沾衣。” 诗文赏析【原题】: 紫溪庄舍读癸丑壁间旧题转眼忽十八年同游十不存一滋兰弟亦作古人拂试洒涕几不能去因诵欧公诗云人昔共游今有几树犹如此我何堪以是为韵感怀成十四章庚午四月中澣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