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霪雨中偶书所见》 全文: 丙申二月七,是夕月离毕。 春云忽霮{上雨下对},春两复蒙密。 绵绵殆三旬,不见天上日。 谪官在淮甸,幽抱常郁郁。 岂无琅邪山,泥泞不可出。 空庭唯蚯蚓,得势互蟠屈。 乘兹积阴气,小*穴恣出没。 山禽忽飞下,长嘴啄深窟。 倒曳方力争,强吞遽全失。 食土与巢林,上下非俦匹。 胡然罹此酷,不能保微质。 嗟嗟彼群小,倾夺事匪一。 仪凤去九夷,神龙入泉室。 如何役吾眼,瞻视此小物。 归来因浩叹,自悔成诗笔。
参考注释邪山佛教语。喻谬论。以高山譬况,故有此喻。 唐 刘禹锡 《赠长沙赞头陀》诗:“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峯。” 唐 刘禹锡 《送慧则法师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引:“行而宣教者,摧破邪山之支也。” 泥泞(1) (2) 烂泥淤积, 不好走 道路泥泞 遇泥泞。——《资治通鉴》 (3) 淤积的烂泥 陷入泥泞 不可(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