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敬题含德斋》 全文: 德之所包广,曰含义亦殊。 含藏训已蕴,含被训物俱。 在已贵蕴藏,方为有若无。 在物贵广被,恩施普濊濡。 圣人示大端,来者共勉诸。
参考注释含藏 包含;蕴藏 每一个字都有其在意义上的含藏 训物谓教诲民人。《晋书·裴頠传》:“故大建厥极,绥理羣生,训物垂范,於是乎在,斯则圣人为政之由也。”《隋书·循吏传·梁彦光》:“赏以劝善,义兼训物。” 宋 赞宁 《宋高僧传·兴福三·义庄》:“始於 洛邑 采听《法华》,见识过人,阐扬训物,众请居 九曜院 焉。” 明 方孝孺 《祭太史公》之四:“簞瓢陋室,若飫万钟,训物刑家,惟孝惟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