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处权的《送翁子秀归泉》 全文:昔从大小阮,日为林下游。
 酒熟无孤斟,诗好不易酬。
 形影一参商,书问缺置邮。
 渴闻盛德事,仰止东家丘。
 大阮令养高,誉望老更收。
 小阮遂长往,岁月已载周。
 人生一世间,所重惟交游。
 而我忧患余,身事良悠悠。
 阿戎远来过,整整仪矩修。
 话言极敦笃,道旧何绸缪。
 萧寺夜寒深,风雨鸣飕飕。
 秉烛如梦寐,惝恍一夕留。
 明发又告别,行色不堪忧。
 赠言加餐饭,心折涕泗流。
 
 参考注释秉烛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梦寐 睡梦;梦中 壮士临阵,不死带伤,理之自然也。何故以梦寐之事疑心乎?——《三国演义》 惝恍(1) 失意;不愉快 步徒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屈原《远游》 (2) 模糊不清;恍惚 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史记》 一夕(1).一夜。《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汉  刘向 《九叹·逢纷》:“思南 郢 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2).指极短的时间。 宋  苏轼 《徐州上皇帝书》:“散冶户之财以啸召无赖,则乌合之众,数千人之仗,可以一夕具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