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哀解开先》 全文: 胜国运终圮,潢池争弄兵。 惟公起儒素,志在安苍生。 风尘昧寰宇,揽辔思澄清。 誓将双龙剑,截海屠长鲸。 西江数十郡,寇盗纷纵横。 公时奉朝命,慷慨辞帝京。 翩然乘单舸,万里东南行。 父老睹汉仪,箪壶欣并迎。 间出敌人壁,重完吉安城。 檄书传将臣,戮力扫搀抢。 当时忠义徒,猛气冲冠缨。 指期定恢复,奋激争摅诚。 惜哉事已去,雄图竟无成。 狂澜既溃决,孤柱安能撑。 徒挥鲁阳戈,难挽落日倾。 至今悲歌士,闻风为吞声。 鲁连游邯郸,片言定纷争。 谢传起东山,谈笑江左宁。 嗟公虽不偶,千古同高情。 可怜流俗子,锱铢论重轻。 安知壮夫节,成败何足评。 余亦抱奇伟,囊锥常愿呈。 慕公一寸心,金石同坚贞。 布衣忧社稷,任重居公卿。 九原不复作,长些衷难平。 赋诗继七哀,雪泪风悲鸣。
参考注释风尘(1) 比喻旅途的艰辛劳累 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杜甫《赠别贺兰铦》 风尘仆仆 (2) 比喻纷乱的社会或漂泊江湖的境况 风尘知己 (3) 旧指娼妓生涯 沦落风尘 寰宇 寰球 揽辔亦作“擥轡”。1.挽住马韁。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欲还絶无蹊,揽轡止踟蹰。” 唐 张文琮 《蜀道难》诗:“揽轡独长息,方知斯路难。” 宋 王安石 《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诗:“揽轡上层冈,下临百仞濠。” (2).《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上乃止。”按,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作“揽轡”。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 (3).见“ 揽轡澄清 ”。 澄清(1) 杂质沉淀下来,液体变清 这小河沙石太多,需澄清后方可用来灌溉禾苗 (2) 另见 chéngq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