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少携一筇遍行脚,老苫把茅聊盖头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排閟》 全文: 参考注释行脚(1).谓僧人为寻师求法而游食四方。《古尊宿语录》卷六:“老僧三十年来行脚,未曾置此一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此桃去此十餘里,道路危险,贫道偶行脚见之,觉异,因掇数枚。” 金 赵元 《宿少林寺》诗:“箇中有佳处,行脚恨不早。”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道觋》:“赴会的,都要具膳餐饭,行脚的也要老少异粮。” 苏曼殊 《与高天梅书》:“衲行脚南荒,药炉为伍,不觉逾岁。” (2).引申为行乞。 碧野 《灯笼哨》:“‘今天的行脚好吗!’‘那里,只在一家人家里要到了几根烂红薯!’” (3).见“ 行脚僧 ”。 (4).行走;行路。 宋 杨万里 《和文远叔行春》诗:“行脚宜晴翠,看云恐夕黄。” 刘白羽 《黑》二:“行脚人全把脚步匆匆扯开,往下赶这两站路。” (5).谓两脚不停地移动。《宋书·顾觊之传》:“ 覬之 不欲与 殷景仁 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於牀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 盖头(1) 女子结婚时蒙在头上遮住脸的红巾 (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或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宋· 吴自牧《梦梁录·嫁娶》 (2) 某些地区妇女挡风沙用的蒙头巾 妇女步通衢,以方幅紫罗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盖唐帷帽之制也。—— 宋· 周煇《清波杂志》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