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兑的《天门山图》 全文: 我家三世居山国,寝食嬉游见山色。 去年前作京华行,万里平原载车辙。 荆山嵯峨镇南纪,华岳金精照秋水。 太行绵延坠马首,北望居庸雪中峙。 归来泛舟淮与江,匡庐相接高崆峒。 南过潇湘望衡岳,九疑苍梧罗烟幢。 此生倦游历艰险,故山兀嵂聊游衍。 今年直上天门峰,始觉从前兴犹浅。 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眉皆下风。 低昂二八若昆季,意气相倾争长雄。 清猿夜啼霜竹折,猛虎昼号山石裂。 风来往往神听闻,日上时时天帚揭。 烟萝敷纷薜枝垂,细禽飞来如枣肥。 六月仙源溪水涨,中有洞府藏蛟螭。 可怜宜都周内史,古冢累累在山址。 感时抚景亦怆然,周朴短篇焉足拟。 兹山冠绝平生游,安得云梯登上头。 左携赤松右浮丘,下视八极尘埃浮。 杨侯此图谁为写?天下名山无似者。 他日功成期早归,相与为邻住山下。
参考注释清猿猿。因其啼声凄清,故称。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清猿与壶人争旦,緹幙与素瀨交辉。”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谢公 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宋 范成大 《八场平闻猿》诗:“清猿泠泠鸣玉簫,三声两声高树梢。” 霜竹(1).即竹。竹表面有白色粉末,故称。 宋 苏轼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诗之三:“ 晁子 拙生事,举家闻食粥。朝来又絶倒,諛墓得霜竹。”此指 文与可 画的竹。 (2).竹名。竹皮白如霜,大者为篙,细者为笛。因借指笛。 宋 黄庭坚 《念奴娇·八月十七日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词:“老子平生, 江 南 江 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 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宋 辛弃疾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词:“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猛虎 即老虎 猛虎下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