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贞观割淮疆理失,元和加水号名修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送姜子谦寄钟离》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贞观(1).谓以正道示人。贞,正,常。观,示。《易·繫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 韩康伯 注:“天地万物莫不保其贞以全其用也。” 孔颖达 疏:“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物之所观也。” 陈梦雷 浅述:“观,示也。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贞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五:“臣闻託闇藏形,不为巧密;倚智隐情,不足自匿。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晋 陆云 《岁暮赋》:“於是 顓頊 御时, 玄冥 统官,天庙既定,日月贞观。” (2).指正大的道理。《文选·班固<幽通赋>》:“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言朝闻大道而夕死可也。” 北周 道安 《二教论·归宗显本》:“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鳧截鹤,於焉始等:此盖狷夫之野议,岂达士之贞观。” (3).澄清天下,恢宏正道。《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以为天子当贞观二五,利见大人,不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虹蜺扬煇,弃和取同。” 唐 李华 《含元殿赋》:“王临於朝,天地贞观。” (4).指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职责。 章炳麟 《与龚未生书》:“然曩时所以不去者,亦慕 宋 贤 程伯淳 言:‘一命之士,必思有以济物。’况僕身当贞观,岂敢忘百姓之忧。” (5).正可观赏。 疆理(1).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毛 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 高亨 注:“疆,划田界。”《左传·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 杜预 注:“疆,界也;理,正也。” 杨伯峻 注:“疆,画分经界。理,分其地理。”《宋书·索虏传》:“夫王者之兵,以义德相济,非徒疆理土地,恢广经略,将以大庇苍生,保全黎庶。” 宋 叶适 《取燕一》:“因时拯乱, 汤 武 之业也;疆理天下, 舜 禹 之政也。” (2).境界;界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考地志, 山阳 、 廩丘 ,俱属 济阴 ,则 都关 无隶 山阳 理……而 京相 考地验城,又并言在 廩丘 城南。推此而论,似地志之误矣,或亦疆理参差所未详。” 唐 刘知几 《史通·本纪》:“然 迁 之以天子为本纪,诸侯为世家,斯诚讜矣。但区域既定,而疆理不分,遂令后之学者罕详其义。” 浦起龙 通释:“疆理,犹言界画。”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行政区域,虽出於人为之计划,但疆理一经确定,甲乙皆为独立之个体,土地、人民、主权即此个体必备之条件。” (3).犹疆域。《隋书·高祖纪下论》:“《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元史·刑法志一》:“及 世祖 平 宋 ,疆理混一。” 明 刘基 《<覆瓿集>序》:“汎扫腥膻,廓清寰宇,復先王之疆理,开万世之太平。” 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公元806—820年) 元和十年。——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号名标志;称谓;位号。《周礼·夏官·大司马》:“羣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 郑玄 注:“读书契,以簿书校録军实之凡要。号名者,徽识,所以相别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朕尊万乘,毋其实,吾欲造千乘之驾,万乘之属,充吾号名。” 唐 韩愈 《原道》:“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圣一也。” 清 方苞 《书周官大司马四时田法后》:“大司马前期命修战法,茇舍、治兵,所辨号名旗物,畿以内毋漏焉。”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