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刘望之图录惠示文卷次韵为谢》 全文:吾闻三峡江,湍流下无底。
 吾闻岷峨山,耸秀且千里。
 坤维气淑灵,所产多名士。
 高文既铿然,特立亦卓尔。
 久慕黄中刘,近有贡公喜。
 亟从蜀士问,人物定谁比。
 少年负奇节,论事如翻水。
 万里见张胡,义激非气使。
 贤关遂为寮,八尺见英伟。
 诸君皆敛避,相与推德齿。
 惠我舂容篇,句法参子美。
 再诵平生言,徐者真近似。
 战国信徒劳,秦贪不知止。
 汉唐取与守,反覆皆造理。
 藩镇论加详,河朔纷鼎峙。
 词源既渊深,浩博渺无涘。
 从今使诸生,教育均蒙被。
 论议归正平,辞章扫浮靡。
 古人去已远,时毋分彼此。
 君其挽之回,续弦须凤髓。
 
 名句书法欣赏 藩镇论加详,河朔纷鼎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藩镇(1).地方方面长官。《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张子云 ﹞今虽临荒域,不能参与本朝,亦国家之藩镇,足下之外援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论三逆》:“命 吴三桂 ……等世守边圉,以为藩镇。” (2).藩卫镇抚。《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愿陛下简文武之臣,各勤其官,州牧督将,藩镇方外,公卿尚书,务脩仁化。” (3). 唐 代初年在重要各州设都督府, 睿宗 时设节度大使, 玄宗 时又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称“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军政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 河朔(1).古代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 河 朔。” 孔 传:“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袁绍 ﹞振一郡之卒,撮 冀州 之众,威震 河 朔,名重天下。” 清  李寅 《书邺侯传》诗:“但清 河 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四》:“ 河 朔 淮 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成兵。” (2).见“ 河朔饮 ”。 鼎峙鼎立,三方面并峙 如:三峰鼎峙  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三国志·孙权评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