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说友的《过新滩百里小驻峡州城》 全文: 明朝上巴江,日日峡中行。 天险三峡路,峡险滩头程。 就中十二滩,新滩尤右惊。 父老记往时,此地江流平。 一朝陵谷变,崩裂山峥嵘。 大崖江里卧,小石江心横。 作此一大滩,水石相吞并。 涛雷殷昼夜,浪雪鸣轩轰。 空山十里遥,已接千鼓声。 末流到山尾,犹作汹涌鸣。 朝家忧病涉,遣使劳经营。 辇石竟无谋,舟至不敢征。 东来西上者,因有盘滩名。 我来滩水傍,滚沸如煎烹。 众畏岂不畏,稚耋栖檐楹。 遐观一舟来,掀浪嘈鼓钲。 群夫山下蚁,百丈风中筝。 冲涛已颭滟,转柁犹欹倾。 戛戛到龙门,艰苦如颉羹。 须臾近*平峡,便觉天地清。 携孥稳乘舟,相庆如更生。 蜀道登天难,于此论始明。 况我衰病余,怀此忧惧情。 国恩念未报,一叶身为轻。 小臣抱孤忠,思有称使令。 举酒望星河,作诗聊自评。
名句书法欣赏 蜀道登天难,于此论始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蜀道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唐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 蜀 道,高树隔 昭 丘。”《隶续·汉建平郫县碑》 宋 洪适 释:“右《建平郫县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纪年,其五年已改为 元寿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尔。”《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修 谓 松 曰:‘ 蜀 道崎嶇,远来劳苦。’” 陈毅 《咏三峡》:“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万山间。” 天难天降的灾难。 晋 潘岳 《寡妇赋》:“嗟余生之不造兮,哀天难之匪忱。” 于此(1).在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顺天道以杀伐,时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依世尚同,诡时则异。有一於此,两非默置。” (2).如此。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思计此变,无伤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还之。” (3).至此;至今。 宋 苏轼 《潮州修韩文公庙碑》:“独 韩文公 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復归于正,盖三百年於此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