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汝玉的《挽林先生》 全文: 林公生胜国,卓荦志不群。 蚤岁尝膴仕,老年遭世屯。 豺虎相啖食,龙蛇方未分。 三吴各都会,白昼昏风尘。 乐土成割据,江山陷沈沦。 公时遂长遁,閟迹潜荆榛。 不冠亦不带,佯狂称散人。 誓将沮溺俦,甘与原宪贫。 违俗本全节,洁身非**。 皇明靖六合,万国咸来宾。 伯夷洎吕望,歘然兴海滨。 繄公岂无志,弹冠乘道津。 奈兹筋力衰,终作草莽臣。 昔在八姓日,翠华屡更新。 嗟嗟冯太师,累世秉国钧。 何如郑云叟,独不挂缨绅。 观公秉高谊,异代同清芬。 令子抱材器,恭逢尧舜君。 苍苍示昭鉴,公郁从兹伸。 凤翔千仞仪,豹变南山文。 终为明世瑞,垂辉耀千春。 九原或可作,些酒招歌魂。
参考注释弹冠(1).弹去冠上的灰尘;整冠。《楚辞·渔父》:“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王逸 注:“拂土芥也。” (2).多用以表示喜庆或敬肃等。 宋 苏轼 《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予乃弹冠拭目,拜而窥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内无 金 张 之援,外乏弹冠之友。”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唐 襄阳 孟浩然 ,与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弹冠之望,久无消息,乃入京謁之。” 王闿运 《上曾总督书》:“故人朝升而良友弹冠,时相夕贬而党与并空。” (4).指为官。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十五好诗书,二十弹冠仕。” 宋 陆游 《忆昔》诗:“早知虚起弹冠意,悔不常为秉烛游。”参见“ 弹冠相庆 ”。 道津路口和渡口。《文献通考·徵榷一》:“ 德宗 时 赵赞 请诸道津会置閲商贾钱,每緡税二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