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乔吉的《【仙吕】赏花时_风情春透天》 全文: 风情。 春透天台醉碧桃,月满云窗听紫箫。 莺燕友凤鸾交。 幽期密约,不许外人瞧。 打不觉头毒如睡马杓,粘随风絮沾如肉膘胶。 藤缠葛数千遭,把丽春园缠倒,吓的那贩茶客五魂消。 我是个锻炼成的铁连环,不比您捻合就的泥圈套。 挣么快的锋芒怎敢犯着,小厮扑如何敢和我换交?伏唇枪舌剑吹毛,不是我骋麄豪。 强霸着月夜花朝,围你在垓心里怎地逃?若不纳降旗受缚,肯舒心伏弱,敢教点钢锹劈碎纸糊锹。 睡鞋儿。 双凤衔花宫样弯,窄玉圈金三寸悭。 绿窗静翠帘闲。 似锦鸳日晚,并宿向雕阑。 多管是露冷苍苔夜气寒,暖透凌波罗袜单。 听宝钏响珊珊,藉王建儿般冰腕,用纤指将绣帮儿弹。 髻绾倚风鬟,脸衬秋莲瓣,险花晕了懵腾醉眼,见非雾非烟帘影间。 映秋波两叶春山,几时配玉连环?看他些绿僽红僝,殢煞春娇夜未阑。 投至香消烛残,比及雨收云散,我向怀儿中直揣得那对底儿干。
参考注释莺燕(1).黄莺与燕子。泛指春鸟。 唐 乔知之 《定情篇》:“鳧雁将子游,鶯燕从双栖。” 宋 郑起 《晚春即事》诗:“门外数枝杨柳薄,一春鶯燕不曾来。” 元 张养浩 《寒食游廉园》诗:“花柳巧为鶯燕地,管紘遥递綺罗风。” (2).莺善鸣,燕善舞,因以“鶯燕”比喻歌姬、舞女或妓女。 宋 李莱老 《浪淘沙》词:“宝押绣帘斜,鶯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妾乃 闽 莆 妓女 林天素 是也,不幸双亲弃早,将身堕入青楼,虽居鶯燕之场,时切雎鳩之慕。” 凤鸾(1).泛指凤凰之类的神鸟。 唐 令狐楚 《游义兴寺上李逢吉相公》诗:“凤鸞飞去仙巢在,龙象潜来讲席空。”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十二层楼倚翠空,凤鸞相对立梧桐。” (2).比喻佳偶。 清 李渔 《风筝误·惊丑》:“主婚作伐两凭谁,如何擅把凤鸞缔。” (3).指笙箫等乐器。《云笈七籤》卷二十:“建紫毛之节,驾飞云丹舆,前吹凤鸞,后奏天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