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秋月亭亭扬明辉,浮云一点天上飞,欻忽回阴雨四垂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行己的《竹枝歌上姚毅夫·其一》 全文: 参考注释秋月(1).秋夜的月亮。 晋 陶潜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 杜甫 《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清 陆圻 《与歌者陈郎》诗:“玉管谩吹秋月白,红牙曾对綺筵新。” 殷夫 《放脚时代的足印》诗:“秋月的深夜,没有虫声搅破寂寞,便悲哀也难和我亲近。” (2).秋季。《魏书·长孙嵩传》:“比及秋月,徐乃乘之,则 裕 首可不战而悬。”《南齐书·州郡志上》:“土甚平旷,刺史每以秋月多出 海陵 观涛,与 京口 对岸, 江 之壮阔处也。” 亭亭(1) 高耸直立的样子 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 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明辉亦作“ 明煇 ”。亦作“ 明暉 ”。辉煌;光辉。 汉 祢衡 《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煇。” 宋 范成大 《淳熙四年六月二十七日登大峨之巅》诗:“圆景明暉倚云立,艴如七宝庄严成。” 郭沫若 《武汉长江大桥》诗:“每当夜幕垂空,人们在桥上低回, 武汉 三镇的万家灯火,遍地明辉。” 浮云(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一点(1) 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2) 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做一点事 (3) 一方面,一部分 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 一小时 下午一点 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欻忽亦作“歘忽”。忽然;迅疾貌。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张长史书》:“始见 张旭 所书《千字文》……犹纵风鳶者翔戾於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欻忽若神,而器不离身。” 明 李寅 《恒雨叹》诗:“崩墙倒屋坏城郭,歘忽似有蛟龙争。” 清 李良年 《官马行》:“锦衣使者来如云,駊騀歘忽数十羣,老农哀呼马不闻。” 阴雨天色阴沉,又下着雨 四垂(1).从四面垂下来。 三国 魏 曹丕 《弹棋赋》:“滑石雾散,云布四垂。” 唐 白居易 《有木诗》之一:“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2).四境;四边。《汉书·韦玄成传》:“四垂无事,斥地远境,起十餘郡。” 汉 冯衍 《奏记邓禹》:“四垂之人,肝脑涂地。”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二:“北檝南檣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