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漕运总督毓奇奏南粮情形诗以志事》 全文:漕艘总藉水,水浅则艰行。
 昨岁浚中河,图深舟送轻。
 既浚当建闸,无闸泄莫赢。
 其过在司河,再三申饬明。
 适逢春夏旱,重载自难擎。
 毓奇苦无策,束手徒怖惊。
 遂欲留全漕,严谕屡督程。
 河臣及漕臣,往返咨情形。
 得尺则进尺,自画戒留停。
 众始渐知过,努力相勖勍。
 今日接奏牍,二进可长征。
 三进尾随至,秋杪或达京。
 览之为少慰,更为筹虑并。
 秋杪必阻冻,明岁迟运仍。
 因复降谕寄,三进留则应。
 直隶及山东,沿途之所经。
 随处堪截贮,明春徐抵通。
 自我驻山庄,此事劳经营。
 岂伊谋玉食,无非筹舆情。
 漕艘挟南货,流通达都城。
 弗至货将少,万户何资生。
 兹乃免壅遏,军民生计平。
 五字志颠末,勤政尽吾诚。
 
 参考注释无策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束手(1)  (2) 捆住了手,比喻毫无办法 束手无策 (3) 指不抵抗;投降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