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送遇贞师归四明山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释智圆 |
释义 | 送遇贞师归四明山原文吟馀江上别,一锡寄扁舟。远度浮残照,千峰指旧游。 疏钟沈杳霭,群木落高秋。 莫负重来约,禅心本自由。 诗词问答问:送遇贞师归四明山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释智圆送遇贞师归四明山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江上(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 (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颢 《黄鹤楼》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苏轼 《江神子·江景》:“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清风 江 上洒然来,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苏辙 《初发嘉山》诗:“洗砚去残墨,遍水如黑雾。至今江上鱼,顶有遗墨处。” 扁舟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远度(1).深远地谋划。《后汉书·孔融传》:“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者也。” (2).指长远的谋划。《北史·张轨传》:“ 宇文公 文足经国,武足定乱,至於高识远度,非愚管所测。” (1).高远的器度。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如何怀土心,持此谢远度。”《新唐书·李栖筠传》:“ 李栖筠 字 贞一 ,世为 赵 人。幼孤。有远度,庄重寡言,体貌轩特。” 宋 吕陶 《蜀中重修大厅记》:“ 茂先 慷慨有远度,每以功名自期。” (2).越过远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度关山》诗:“关山远可度,远度復难思。” 清 叶梦珠 《阅世编·居第二》:“﹝ 乐寿堂 ﹞栏外碧水一池,奇峯迭照,月树高临,曲桥远度。” 残照落日的光辉;夕照 旧游从前游玩过 重历旧游令我思绪万千 疏钟亦作“踈鐘”。稀疏的钟声。 清 陈廷敬 《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 长乐 远踈鐘。” 清 岑霁 《贯华阁晚眺》诗:“轻飈起长林,踈鐘应嵓谷。” 杳霭见“ 杳蔼 ”。 木落树叶凋落。 晋 左思 《蜀都赋》:“木落南翔,冰泮北徂。”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书疏》:“春草水生,阻散马之适;秋风木落,絶驱禽之欢。” 唐 李峤 《与雍州崔录事司马录事书》:“春还 江 北,时兴 楚 客之謡;木落 淮 南,乍动 潘生 之思。” 元 周权 《湘中》诗:“天寒 楚 云浄,木落 湘 山幽。” 清 顾炎武 《赋得老鹤万里心用心字》:“木落依空沼,云多失旧林。” 包蕾 《猪八戒学本领》:“行够多时,又是夏尽秋来,但平林木落,远山含烟。” 高秋秋高气爽的时节 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南朝齐· 谢脁《谢宣城集·奉和隋王殿下》 负重肩负重荷 负重泅渡 心本犹本心。《汉书·游侠传·郭解》:“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於心本发於睚眦如故云。” 颜师古 注:“心本,犹言本心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臣闻惟 颜回 能不贰过。彼圣贤之过,但思虑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 仲言 之恶,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 自由(1) 由自己作主;不受限制和约束 汝岂得自由。——《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自由的国家和民族 认为过独身生活要比结婚的人生活自由得多 (2) 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自己的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的权利 * 信仰自由 出版自由 (3) 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