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岑徵的《耒阳谒庞士元先生祠》 全文: 先生卧龙亚,沉默栖荆襄。 元直见称誉,德公为诩扬。 一朝览德辉,如凤鸣高冈。 百里羁骥足,出宰耒山阳。 连城不时耀,明月犹韬光。 散发委簿书,日夕事壶觞。 水淢方圆折,鸿宝不终藏。 乃感风云契,翻飞遂翱翔。 礼遇比鱼水,悉心托劻勷。 吁谟筹帝业,定策图西疆。 时至惜无命,寒星陨光芒。 大勋既未集,遗迹疑皆荒。 当其宰耒邑,声称乃循良。 昔时卧治处,遗爱比甘棠。 千秋歌勿喧,俎豆耒城傍。 曰余度桂岭,杖策思从王。 弭节来山趾,抠衣拜公堂。 对越肃典型,欣瞻汉冠裳。 跬步隔千里,矢心在景行。 俛仰思前事,叹息增悲凉。 人事不可定,天道固靡常。 三分遗片土,永作尸祝场。 庙门临桂水,万古向潇湘。
参考注释余度犹大度。 明 何景明 《张公去思碑》:“临民温然有餘度,人多易近。” 杖策亦作“ 杖筴 ”。1.拄杖。《庄子·让王》:“﹝ 大王亶父 ﹞因杖筴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於 岐山 之下。” 成玄英 疏:“因拄杖而去。” 唐 杜甫 《别常徵君》诗:“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明 夏完淳 《秋怀》诗之二:“驾舟凌洪波,杖策穷崇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生於读书之暇,杖策出游,信足所至。” (2).执马鞭。谓策马而行。《后汉书·邓禹传》:“及闻 光武 安集 河 北,即杖策北渡,进及於 鄴 。” 唐 魏徵 《述怀》诗:“杖策謁天子,驱马出关门。” 明 李梦阳 《徐子将适湖湘》诗:“英雄杖策集军门, 金华 数子真絶伦。” 清 吴伟业 《又咏古》之四:“弱冠拜司徒,杖策功名收。” (3).谓追随;顺从。《魏书·张衮传》:“昔 乐毅 杖策於 燕昭 , 公达 委身於 魏武 ,盖命世难可期,千载不易遇。” 清 陈梦雷 《绝交书》:“逆贼分曹授官……顾乃翻然勃然,忘廉耻之防,循贪冒之见,轻身杖策,其心殆不可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