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补之的《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自徐州移作》 全文: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 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 老成寂莫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 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 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 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名城慰萧屑。 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 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 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值。 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 诏书宽大人乐生,吏安为弛威不行。 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 精神折冲在本强,要以雍容在苍遽。 知无不为公自期,岂弟君子神所私。 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 此行属任良不恶,金鱼新佩明光墀。 谁言直谏居内少,淮南盗铸烦抚绥。 时平王度日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
名句书法欣赏 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徇名不知务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俗儒浅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对。《荀子·儒效》:“随其长子,事其便辟,举其上客,亿然若终身之虏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唐 李贺 《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纸研。” 徇名舍身以求名。徇,通“ 殉 ”。 汉 贾谊 《鵩鸟赋》:“贪夫徇财兮,烈士徇名。” 唐 白居易 《送张南简入蜀》诗:“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明 何景明 《发京邑》诗之一:“浮岁奄七徂,徇名虚所遭。” 不知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