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强至的《送药王圆师》 全文: 吴僧甚商贾,嗜利角毫芒。 或以翳自业,利心剧虎狼。 今时愚鄙人,平居吝私囊。 寒饿来求仁,一毫不肯将。 不幸病且亟,呼医计仓忙。 惟医所欲求,万金弗较量。 吴僧业医者,十室九厚藏。 张口待人哺,喋喋厌酒粱。 求其不尔徒,萧丛拣兰芳。 圆师何许人,出家本衢梁。 自圆之先师,三世为医王。 圆尤得术精,一丸起膏肓。 虽挂吴僧籍,亦吴其衣章。 仁义薰厥心,愈彼不愿偿。 人以财啗圆,恶如唾沾裳。 晨斋未有馀,一饼蔬充肠。 行橐无长物,秋风药裹香。 昨因赴人急,挈然来浦阳。 始见已可爱,气温语端详。 再见结所好,佛外喜缣缃。 住久见益数,乃知数事长。 作诗聊纪师,岂曰为行光。
名句书法欣赏 寒饿来求仁,一毫不肯将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寒饿寒冷饥饿。 唐 李公佐 《庐江冯媪传》:“又久困寒饿,得美食甘寝,不復言。” 宋 苏轼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张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诗人例穷蹇,秀句出寒饿。”《宋史·卓行传·巢谷》:“我 涇原 武夫,死非所惜。顾妻子不免寒饿,槖中有银数百两,非君莫可使遗之者。” 一毫一根毫毛。比喻极小或很少。《列子·杨朱》:“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宋 苏轼 《前赤壁赋》:“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如今 韩生 吉帖婚书,并无一毫虚谬。”《镜花缘》第九五回:“向日在家屡要学剑,奈教师此道不精,不过敷衍教了两个势子,却是一毫无用。”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他更从利害远近种种方面着想,觉得回去终于是天经地义。便把恼恨搁在一旁,脸上也不露一毫形色。”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动词表示拒绝 他不听劝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装一台辅助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