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水龙吟 此下原有水龙吟算来浮世一首、寥廓》 全文: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 来往盘旋,结成华盖。 报天地恩覆载。 报日月照临之德。 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 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 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 太古居宁海。 共三人暗合法界。 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 请门人拜。 南狱一首,俱未注名氏,案此四首俱丘处机词,见溪集 参考注释玉炉亦作“ 玉鑪 ”。 1.熏炉的美称。 唐 胡杲 《七老会》诗:“霜鬢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后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玉鑪香暖频添炷,满地飘轻絮。” 宋 李清照 《浣溪沙》词:“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裊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鈿。” 清 纳兰性德 《玉连环影》词:“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2).道家炼丹炉。 唐 吕岩 《敲爻歌》:“铅初就,汞初生,玉炉金鼎未经烹。” 唐 吕岩 《七言》诗之四七:“摆撼乾坤金剑吼,烹煎日月玉炉红。” 百和见“ 百和香 ”。 虔心 诚心 一片虔心 信香我国佛教等宗教谓香为信心之使,虔敬烧香,神佛即知其愿望,因称信香。 宋 赞宁 《大宋僧史略·行香唱导》:“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炉,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三国演义》第八*九回:“次日, 孔明 备信香、礼物,引 王平 及众哑军,连夜望山神所言去处,迤邐而进。”《水浒传》第四回:“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禪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 氤氲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云烟氤氲 缭绕(1) 一圈圈向上飘起 炊烟缭绕 (2) 事情结束后延续存在 余音缭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