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三巴图鲁歌》 全文: 巴图鲁者勇冠军,昔我旗人颇恒有。 近世以来殊不闻,盖因太平日已久。 岁寒松柏见后凋,当春何以殊榆柳。 迩者西鄙属用军,折冲咸欲效奔走。 舒布图铠已超群,三巴图鲁亦赳赳。 其一额纳伸,去岁伊犁从将军。 将军使彼询事因,单骑径入众贼群。 左支右屈,箭毙数人。 知事不济,拔刀自刎期报君。 其一巴宁阿,仓卒乱时将军前后护卫相蔽遮。 发无不中,中无不死,杀*人如麻。 将军遣之出,巴宁阿曰:朝廷命官偷生安往耶。 力敌视将军,尽节然后伏剑义烈真堪嘉。 二人既死还复苏,宰桑巴磉得之壮其志,养之数月我师再入方得归军牙。 其一曰富锡尔,将军命之携印以出归帝里。 其奈贼人拥蜂更屯蚁,料不能出将印沉之水。 力战受创命垂尽,伊犁喇嘛救之得不死。 故赐额纳伸曰卓礼克图巴图鲁,卓礼克图者,节义卓尔永不渝。 赐巴宁阿曰昆都尔巴图鲁,昆都尔者,力敌万人暇有馀。 赐富锡尔曰哈布台巴图鲁,哈布台者,穿杨贯石技不殊。 回思去岁迅功成,亡矢遗镞夫何曾。 不期小丑逆志萌,未能除蔓我二卿。 乃致沙场双捐生,亦我坐谋遥未精。 嘉我旗人多忠诚,旧风未远垂仪型。 愉以为戚留定评,乃至西海扬芳声。
参考注释巴图鲁蒙语,意为勇士。 清 初,满族、蒙古族有战功者多赐此称。在巴图鲁称号之前,复冠他字为“勇号”,冠以满文如搏奇、乌能伊之类者,谓之清字勇号。后来也用于汉族武官,冠以汉文英勇、刚勇之类者,谓之汉字勇号。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巴图鲁,译言好汉,与《元史》称拔都、拔突、霸都鲁等类字异义同。”《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就是营、哨各官,也都是当时立过汗马功劳,甚么‘黄马褂’、‘巴图鲁’、‘提督军门头品顶戴’,一个个保至无可再保。” 张天翼 《夏夜梦》:“她爸爸生前是个在旗的将军,封了英勇巴图鲁,女儿现在可在卖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