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颀的《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树 一作:曙)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名句书法欣赏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书法作品
译文和注释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薄霜刚刚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实在不忍听那鸿雁哀鸣,何况是那与故乡遥隔千山万水,身在旅途的异乡客。 潼关晨曦寒气越来越重,天气愈来愈冷,京城深秋捣衣声愈接近傍晚愈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注释 魏万:又名魏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 游子:指魏万。 离歌:离别的歌。 微霜:薄霜,指秋意已深。 初渡河:刚刚渡过黄河。魏万家住王屋山,在黄河北岸,去长安必须渡河。 “鸿雁”二句:设想魏万在途中的寂寞心情。 客中:即作客途中。 关城:指潼关城。 树色:有的版本作“曙色”,黎明前的天色。 催寒近:寒气越来越重,一路上天气愈来愈冷。 御苑:皇家花苑,代指长安。 砧声:捣衣声。 向晚多:愈接近傍晚愈多。 “莫见”句:勉励魏万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年华。 蹉跎:此指虚度年华。说文新附:“蹉跎,失时也。” 简评魏万后改名魏颢。他曾求仙学道,隐居王屋山。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三载),因慕李白之名,南下到吴、越一带访寻,最后在广陵与李白相遇,计程不下三千里。李白很赏识他,并把自己的诗文让他编成集子。临别时,还写了一首《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长诗送他。魏万是比李颀晚一辈的诗人,然而两人像是情意十分密切的“忘年交”。李颀晚年家居颍阳而常到洛阳,此诗可能就写于作者晚年在洛阳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