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石宝的《拟古巫山高》 全文:巫山高,十二重,攒峰绣出青芙蓉。
 朝云不还暮雨歇,金舆冷落双盘龙。
 秋横素山澹相续,万壑鸣泉响寒玉。
 风流宋玉况多情,挥弦更奏相思曲。
 曲声嘹亮绕天愁,雨态云情凝不流。
 寒烟裙紫草钿碧,楚王犹在离宫泣。
 
 参考注释相续(1).相继;前后连接。《汉书·五行志上》:“是时,太后三弟相续秉政。” 唐  元稹 《有酒》诗之六:“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徘徊。” 宋  梅尧臣 《新雁》诗:“泊船人不寐,月下声相续。” (2).连续。《坛经·定慧品》:“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繫缚。” 鸣泉(1).淙淙鸣响的泉水。 唐  张鷟 《游仙窟》:“激石鸣泉,疏巖凿磴。” (2).使泉水淙淙鸣响。 唐  李峤 《楚望赋》:“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 (3).泉水名。 宋  苏轼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诗:“ 鸣泉  鸣泉 ,经云而潺湲。” 寒玉(1).玉石。玉质清凉,故称。 唐  白居易 《苦热中寄舒员外》诗:“藤牀铺晚雪,角枕截寒玉。” (2).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如水、月、竹等。 唐  李群玉 《引水行》:“一条寒玉走秋泉,引出深萝洞口烟。” 唐  李贺 《江南弄》诗:“ 吴 歈 越 吟未终曲,江上团团帖寒玉。” 宋  吕渭老 《念奴娇·赠希文宠姬》词:“暮云收尽,霽霞明高拥一轮寒玉。” 唐  雍陶 《韦处士郊居》诗:“门外晚晴秋色老,万条寒玉一溪烟。” (3).比喻容貌清俊。 前蜀  贯休 《题淮南惠照寺律师院》诗:“仪冠凝寒玉,端居似沃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