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秉钺托干城,坐谋称媪相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中枢歌》 全文: 参考注释秉钺持斧。借指掌握兵权。《诗·商颂·长发》:“ 武王 载斾,有虔秉鉞。”《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鉞。”《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鉞,单于犇幕。”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虽协梦而求,无闻秉鉞之寄。” 清 钮琇 《觚賸·圆圆》:“自此由 秦 入 蜀 ,迄於秉鉞 滇云 。”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周南·兔罝》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 吴之略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媪相宋 时宦官 童贯 之别称。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蔡京 为太师,赐印文曰‘公相之印’,因自称‘公相’。 童贯 亦官至太师,都下人谓之‘媪相’。”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