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确的《寄题普慈阁为熊王诸君索赋》 全文:云树为邻锁断桥,阑干长日傍烟霄。
 溪流似带窗前抱,山色如屏座可邀。
 花满客携莲社酒,月明僧听海门潮。
 秋来拟趁双鸿翼,同礼慈容望泬㵳。
 
 参考注释社酒旧时于春秋社日祭祀土神,饮酒庆贺,称所备之酒为社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秋社》:“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賫送贵戚。” 宋  陆游 《春社》诗:“社肉如林社酒浓,乡邻罗拜祝年丰。” 清  吴伟业 《过席允来山居》诗:“社酒已浓茶已熟,客来长繫五湖船。” 月明(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 (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海门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吴琚 《酹江月·观潮应制》词:“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重阳前四日山响楼凭眺书感>诗》:“驱驾洪涛羽翼振,海门无计限飞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