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蜡梅 |
朝代 | 宋代 |
作者 | 唐仲友 |
释义 | 蜡梅原文凌寒不独早梅芳,玉艳更为一样妆。懒着霓裳贪野服,自然仙骨有天香。 轻明最是宜风日,冷淡从来傲雪霜。 欲识清奇无尽处,中间深佩紫罗囊。 诗词问答问:蜡梅的作者是谁?答:唐仲友 唐仲友蜡梅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凌寒冒寒;严寒。《梁书·到溉传》:“ 魏 世重双 丁 , 晋 朝称二 陆 ,如何今两 到 ,復似凌寒竹。” 唐 戴叔伦 《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宋 王安石 《梅花》诗:“墻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虽凌寒溽暑,弗倦也。” 不独连词。不但 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玉艳谓像玉一样的华美艳丽。多以形容文辞、花卉、体态等的美艳。 晋 陆云 《答大将军祭酒顾令文》:“惠音聿来,琼华玉艳。” 唐 李商隐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诗:“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宋 曾巩 《送吴秀才》诗:“梅花向今独已寒,玉艳都占春风间。”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祝发》:“只图伊珠还剑合,儘抛他玉艳金辉。” 更为更加 自从那次大病以后她更为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一样同样 霓裳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野服村野平民服装。《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 孔颖达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岁终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晋书·隐逸传·张忠》:“ 坚 ( 苻坚 )赐以冠衣。辞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请以野服入覲。’从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脱靴返棹二图赞》:“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肃。” 清 屠文漪 《南歌子》词:“先生野服出寻诗,正是菊花天气好秋时。”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 自然(1) 宇宙万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总和,即整个物质世界,自然界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择于自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近于自然。——蔡元培《图画》 (2) (3) 属于或关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产生于自然界的、非人为的 自然现象 自然之验。——《史记·货殖列传》 (4) 不勉强,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动作很自然 复得返自然。(指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自然蛾眉。——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 听其自然 (6) 当然 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鲁迅《朝花夕拾》 仙骨(1).道教语。谓成仙的资质。《太平广记》卷五引 晋 葛洪 《神仙传》:“於是神人授以素书……凡二十五篇,告 墨子 曰:‘子有仙骨,又聪明,得此便成,不復须师。’” 唐 许浑 《与侯春时同年南池夜话》诗:“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 (2).比喻超凡拔俗的气质。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3).喻不同凡响的艺术特质。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 张南华 前辈真天才……今所流传诗画,气韵絶高,自有仙骨。” 鲁迅 《花边文学·看书琐记》:“一有变化,即非永久,说文学独有仙骨,是做梦的人们的梦话。” 天香(1).芳香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宋 刘克庄 《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3).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4).祭神、礼佛的香。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5).指美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 国色天香 ”。 轻明(1).薄而透明。 唐 李商隐 《石榴》诗:“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唐 皮日休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诗:“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 (2).轻丽明媚。 宋 王安石 《锺山西庵白莲亭》诗:“野艳轻明非傅粉,秋光清浅不凭材。”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虹见井中》:“夏月雨后,虹见於井中,五色俱备,如一匹綵,轻明绚斕,经一时乃消。” 风日(1).风与日。谓风吹日晒。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指天气;气候。 唐 李白 《宫中行乐词》之八:“今朝风日好,宜入 未央 游。” 清 卓尔堪 《醉花阴》词:“风日近清明,几片榆钱,都算鶯儿俸。” (3).犹风光。 唐 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诗:“寄语 洛城 风日道,明年风色信还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仙人枕》:“ 元 陈孚 诗:‘ 居庸 万马绕山前,未许苍苔睡晏然。见説 华山 风日好,何如移伴白云眠。’” 清 姚鼐 《赠孙雨窗》诗:“茶香竹净好风日,请我俛仰前贤旁。”参见“ 风光 ”。 冷淡(1) 不热情 他受到十分冷淡的接待 (2) 不热闹 在小教堂里他看起来好像最冷淡,但已被深深地感动了 从来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雪霜(1).雪和霜。《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 李绅 《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解尽,得随风水到天津。” 宋 程大昌 《感皇恩》词:“周遭松竹,任是雪霜长緑。” (2).比喻一尘不染。 南朝 梁 陶弘景 《授陆敬游十赉文》:“涤荡纷秽,表里雪霜。” (3).比喻白色。 唐 刘禹锡 《望夫山》诗:“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綺点成苔蘚斑。” 唐 杜牧 《寄李播评事》诗:“春来烟渚上,几浄雪霜毫。” (4).借指某些白色事物。(1)白发。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雪霜各满鬢,朱紫徒为衣。”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糟麴有神熏不醉,雪霜夸健巧相沾。”(2)芦花。 唐 黄滔 《题山居逸人》诗:“十亩餘芦苇,新秋看雪霜。”(3)盐。 宋 龚鼎臣 《东原录》:“ 王钦若 三司勾当,来 亳州 散食盐钱。知州有诗一句云:‘雪霜散处民心悦。’ 钦若 对曰:‘鼎鼐调时众口知。’” 清奇(1).诗文的一种风格。谓清新奇妙的境界。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有“清奇”一品。 唐 李山甫 《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 谢公 寄我诗,清奇不可陪。” 明 杨慎 《词品·石次仲<西湖辞>》:“ 次仲 辞在 宋 未著名,而清奇宕丽如此。”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三一:“‘清奇’一品的‘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他都能深深地领会。” (2).美妙奇异。 唐 吕岩 《敲爻歌》:“三清客,驾琼舆,跨凤腾霄入太虚·似此逍遥多快乐,遨游三界最清奇。”《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天生体态腰肢细,新词唱彻歌声利。出口便清奇,扬尘簌簌飞。” 杨朔 《画山绣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 桂林 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3).清秀不凡。 元 郑光祖 《伊尹耕莘》第一折:“生的来清奇面似雪,肤体白如霜。”《水浒传》第九十回:“ 宋江 看那和尚时,六旬之上,眉髮尽白,骨格清奇。” 茅盾 《一个女性》六:“虽然瘦削了些,可是别有一种清奇的美,夐然不同凡俗。” 无尽无穷尽的 无尽的水源 中间(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 紫罗囊用紫罗缝制的香囊。一种佩饰。《晋书·谢玄传》:“ 玄 少好佩紫罗香囊, 安 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紫罗囊,指戏具。暇日方饮,戒其勿纵酒以旷时。” 清 陈维崧 《菩萨蛮·赠梁陶侣》词:“谁爱紫罗囊,书籤玳瑁装。”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