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范祖禹的《送文周翰出守陕郊》 全文: 维师谢公衮,稷契仰高躅。 公子卷庭闱,西郊作侯牧。 飘繇丹穴凤,灿烂文昌宿。 雅望冠朝端,妙年分陕服。 彩衣照洛水,红旆驱崤谷。 荆山连太华,翠气堆群玉。 长河从天来,回斡卷坤轴。 东奔触砥柱,北向摧平陆。 壮哉山河固,屏翰神明隩。 秦人亦劳止,生气日已蹙。 兵戈困疮痍,赋敛苦敲朴。 使君得召父,庶可饱饘粥。 耕桑遍南亩,礼义兴比屋。 门前长安道,日夕击征毂。 念昔西徂东,经过厌结束。 尔来卧岩谷,十载归天禄。 犹如闭樊笼,恨未随鸿鹄。 隐几思故山,侧身望乔木。 何时拂尘衣,假道西走蜀。 驻马问甘棠,歌谣听淳俗。
参考注释奔触犹奔突。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值大氛雾,咫尺不辨色,贼出不意,惊骇奔触,輒歼之。” 砥柱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北向亦作“ 北乡 ”。亦作“ 北向 ”。朝北;向北。《吕氏春秋·季秋纪》:“司徒搢扑,北嚮以誓之。”《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 即日因留 沛公 与饮…… 沛公 北嚮坐, 张良 西嚮侍。”《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遣使南通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权 亲叉手,北向稽顙。” 唐 柳宗元 《岭南节度向军堂记》:“先是为堂於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宾众南向。” 宋 董弅 《闲燕常谈》:“以手加额,北乡赞叹。” 见“ 北嚮 ”。 平陆平原;陆地。《孙子·行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 晋 陶潜 《停云》诗:“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唐 僧鸾 《苦热行》:“烛龙衔火飞天地,平陆无风海波沸。” 清 林则徐 《批上海请常留龙华港大坝截潮案》:“浑水内灌,致积泥沙,不一二年,仍如平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