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微雨(三月初六日)》 全文: 昨近稍作风,妒桃约如宿。 亦知土膏润,宁惜落花蔌。 恐践清明占,为是心戚促。 何期风送云,侵晓霏银竹。 历辰乃至已,疏密间陆续。 掘土湿二寸,下接地气沃。 虽非沾渥优,颇足资渗漉。 望外讶何脩,遇共三农福。 慰敬并切衷,麦秋庶可卜。
参考注释何期犹言岂料。表示没有想到。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凡庸下*贱,少乐正*法,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启降。” 明太祖 《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何期祸生於有隙,致使不安。”《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千里独行,方悲寂寞,何期旅邸,得遇故人。”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侵晓 天色渐明之时;拂晓 银竹银白色的竹子。常比喻大雨。 唐 李白 《宿虾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宋 陈与义 《秋雨》诗:“病夫强起开户立,万箇银竹惊森罗。” 宋 陆游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诗:“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