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仲深的《哀故杨景羲》 全文: 台州三老宿,词赋独风流。 沆瀣漙清晓,锋棱铄素秋。 贯通青琐籍,文与玉堂侔。 谱自关西出,名惭阁上投。 才华唐李贺,敏捷汉杨修。 济济衣冠旧,苍苍气象优。 肩舆过雁荡,税驾住麟洲。 讲解通玄奥,陪从饫胜游。 儗为终岁计,遽作故园谋。 高第才腾骏,诸郎气食牛。 讣闻三岛隔,歌断五云浮。 未赋黄金殿,先题白玉楼。 词章沾后进,德业媲前俦。 恸望巾山碧,凄凉土一坏。
参考注释岁计(1).一年内收入和支出的计算。《庄子·庚桑楚》:“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餘。” 唐 朱庆馀 《镜湖西岛言事》诗:“岁计有餘添橡实,生涯一半在渔舟。” 宋 苏辙 《民政策上五》:“捐其有餘,以备民之所不足,而不害於岁计。” 清 钱谦益 《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李士高授承德郎制》:“而留都王业根本也,以岁计之不登,储蓄之不豫,朕盖憪然念之。” (2).旧 中国 国家年度收支的总称。超支称为岁计缺损;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岁计盈余。 作故谓不依旧规,自创先例。故,典故,成例。《国语·鲁语上》:“宗人 夏父展 曰:‘非故也。’公曰:‘君作故。’” 韦昭 注:“言君所作则为故事也。” 汉 张衡 《西京赋》:“自君作故,何礼之拘?”《南齐书·张敬儿传》:“伤负心期,自谁作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