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李子核》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懂得不能说谎话,要做诚实的孩子。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理解”打算、周围、注意、麻烦。结结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案一】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2、下面,咱们就来做个关于水果的游戏吧,名字叫“我问你答”。听好了,又大又红的什么?(苹果)又大又圆的(西瓜),又酸又甜的(葡萄、桔子)。 3、又酸又甜的水果还有它呢!(出示李子)看我写这两个字。(板书:李子)谁来喊出它的名字?(你注意了读轻声,读得好!)一起读!(齐读) 4、李子当中有个咬不动的东西,知道是什么吗?(生猜)告诉你们吧!它叫“核”(板书:核hé) 5、今天,我们就一块儿来学习19课,谁来读读题目?来,齐读课题。 二、初课课文,整体感知 1、这一课呀,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下面,赶快翻开课本112页去读一读吧!遇到新的生字朋友就借助拼音小帽多读几遍。 2、刚才,大家读得特别认真!老师要送你们一个神秘礼盒,里面藏着什么呢?原来是一群字宝宝。(出示一类字)赶快和同桌相互读一读吧!(同桌互读) 3、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评“买”2名分排) 4、去掉拼音小帽,还会读吗?咱们开火车试试看! 5、大家的小火车开得多好呀!瞧,屏幕上的“小火车”也开过来了,上面还有几位小旅客呢!认识吗?(出示二类字)谁来当小老师? 6、大家读得真带劲,奖你们一棵李子树。如果能读对这些词语,就能让树上结满李子啦!赶快试试吧!(自由读、指名读)下面,咱们男、女生来比个赛,男生读一个,女生读一个,注意把词语读连贯。 7、好了,词语都读准了,瞧,李子树也为我们结出了胜利的果实呢!现在让我们把字词朋友都送回课文中去,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吧,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8、读完了吗?下面,老师想请你们一边看书,一边听听这个故事,看听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听录音) 9、知道了什么? 10、原来是这么个有趣的故事呀!现在想不想亲自到俄国小朋友瓦尼亚家里去看看,坐好了。 三、以读代讲,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放动画)师引读:原来,妈妈买来李子,放在盘子上,是打算——(生:……) 2、师板书:饭后吃,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一盘李子)小朋友们,如果你从来没有吃过这么诱人的李子,你会想什么呢?(两人说) 2、知道吗?瓦尼亚就从来没吃过李子,他会怎么想呢?赶快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边读边想。 3、瓦尼亚是怎么想的? 4、是吗,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 5、真会读书!(出示句子)瓦尼亚确实很想马上尝一个,他首先是不停地围着李子——打转转。转了多久?(不停)谁来读读第一行? 6、看来他对李子很感兴趣,一会儿去——闻闻,指名读,齐读。 7、接着看,他一会儿又去——摸摸,瓦尼亚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是用哪两个一样的词连起来的?(一会儿……一会儿……)下面,我们也用这两个词来说句话吧!出示句子,练习。自由说。 8、瓦尼亚一会儿去闻闻,一会儿去摸摸,心里越发想尝一个了。小朋友们,你们有像瓦尼亚这样特别想吃,但当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不能吃的时候吗!说说看?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练读,指名读,齐读。 9、下面,就让我们来当回瓦尼亚,和同桌演一演这句话吧。 10、谁来当瓦尼亚?上台表演。 11、你演得真好!谢谢!再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神秘地)知道吗?瓦尼亚真的尝了一个,他是怎样尝的呢?赶紧去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生自由读) 2、瓦尼亚是怎样尝到李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动画) 3、有的小朋友都抿着嘴笑出来了,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很有意思?(指名说) 4、出示课件,引导填空: 是啊,你们看,瓦尼亚黑溜溜的眼珠往四周——转了转。 5、眼珠这么一转,瓦尼亚发现了什么?——没人注意他! 6、瓦尼亚一看,机会来了,赶紧行动。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谁来填填这些空。 7、这几个动作真有意思!谁来学一学?你学得可真像呀?那你来读读这句话吧!带上刚才的动作!(评价) 8、让我们像他这样一块儿来读读这段话吧!男生先读,女生后读。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就这样,瓦尼亚偷偷吃了一个李子(板书:偷偷尝)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现在,有两个生字宝宝早在一旁等不及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2、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呢?交流,师补充。 3、下面,我给大家范写“吃”字。来,拿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写。(师范写,讲要领。) 4、想像老师这样一笔一画地把字写好吗?赶快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吧!注意头要正,身要直,脚要平。 【教学方案二】 1.联系实际,揭示课题。 (1)(出示李子)这是什么?你吃过它吗?(指导学生谈谈李子的外形,味道。)李子中间有什么?你知道还有哪些水果有核? (2)出示课题,齐读。学习“核”。这个字和哪个字很像?(指导学生用“该、孩”等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字形。) 2.听课文录音,略知大意。 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讨论后教师归纳,指出提得好的问题。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己来读懂课文。 3.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想想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字形,把生字组成的词划下来,想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看看课文有几段,每段告诉我们些什么? 4、检查自学,初读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好。 (2)正音:“一会儿”儿化“塞”是平舌音。“结结巴巴””中的“结”念“轻声”。 (3)交流记生字的方法。刚才在自学中,你是怎么记住主字的,把你的好办法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生说一种方法,师在田字格中写一个字。) 5、学习第1段。 (1)妈妈买来李子准备晚饭后分给大家。指名读第1段。 (2)哪个词是“准备”的意思?(打算)“孩子们”是指谁?(瓦尼亚和他的兄弟姐妹们) (3)齐读第1段。 6、写字指导。 塞:上中下结枕…年间是三横。 吞:第一笔是横,不要写作撇。 7、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2、3题。 【教学方案三】 1、复习巩固。 抽认生字、组词。 2.学习课文第2至5段。 (1)指名读第2段。 A、瓦尼亚为什么要偷拿李子吃?(因为他从来没吃过李子,非常想吃。) B、从哪里看出瓦尼亚非常想吃李子? 出示句子:“他一会儿闻闻,一会儿摸摸,很想马上吃一只”。联系上下文说说“他”是谁?”“闻闻”是闻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气味)“摸摸”是摸什么?他想知道什么?(感觉一下外表。)他先闻闻再摸摸,这两个动作课文里用什么词来连接的?表示事物在较短时间内先后的变化可用“一会儿……一会儿……”。他问了李子的气味,感觉了李子的外表,心里怎么想的?(想知道李子的滋味。)从这些词可以露出他的急切心情?(很想、马上) C 、他是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呢?看图说说,找出句子谈谈。 比较句子:“他看看周围没人。 “他看看周围没人注意。” 两个句子一样吗? “塞”在这儿换成“放”行吗?为什么? D、读读第2段,说说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找出写第2幅图的课文,指名读第3段。 A、出示:“吃完后,妈妈发现李子少了一只。… 在这儿为什么用“发现”不用“看见”呢? (因为妈妈根本没有想到李子会少,她感到很突然,所以用“发现”。 B、自己轻声读课文,对照图画,思考:图中画的哪位是瓦尼亚? 听了妈妈的问话后瓦尼亚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C、讨论思考题。 出示句子: 瓦尼亚脸红了。 瓦尼亚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大红虾?为什么这么比? 瓦尼亚为什么脸红得像大红虾一样? 看插图,说说当时瓦尼亚的样子,想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他说的话。 D、这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瓦尼亚的脸红了,后来为什么又变白了呢?齐读第4。5段。指名回答。“想想该以怎样的语气读好妈妈的话?为什么?(妈妈的话和句未的感叹号表达了担心、关切的语气。)练读妈妈的话。 “吓”是什么意思?瓦尼亚为什么害怕?从哪里看出瓦尼亚心里十分害怕?(脸色发白。结结巴巴)“结结巴巴”是指什么?以结结巴巴的语气读读瓦尼亚的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小结课文内容。 4、课堂练习: 完成课堂作业第4、5、6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