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熊说什么了》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一天,天气非常晴朗。有两个青年迎着微风,朝着美丽的山野走去。他俩边走边看,不知不觉走进了深山。他们走到一棵大树下,觉得有些累,就躺在树下的石板上歇歇。 原来,他俩是好朋友,一个叫陈方,一个叫石光。他们从小就在一起玩儿,整天形影不离,别人都以为他们是亲哥儿俩。现在,他俩躺在石板上,越聊越兴奋,并发誓永远互相帮助,共同干出一番事业来。 太阳渐渐落山了,天慢慢地黑了下来。这时,忽然听到有响动,他们赶紧坐起来一看,一只大熊过来了。石光猛地站了起来,丢下陈方,转身就爬上了旁边的大树。陈方不会上树,但他知道熊不吃死人,就直挺挺地躺在石板上装死,一口气也不敢出。熊走过来,嗅嗅陈方的鼻子,又拱一拱陈方的耳朵,见没有动静,以为是个死人,就慢慢地走开了。 石光见熊走远了,就从树上爬了下来。他走到陈方跟前,不好意思地问:“陈方,熊刚才跟你说什么了?”陈方想了想,说:“它告诉我,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刻,才能看出谁是真朋友。”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明白真正的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特别是在最危险的时候,在朋友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2、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认识多音字“兴”。 【教学方案一】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看一看(播放多媒体课件),一只熊走到一个躺在地上的人面前,然后又转身走了…… 2、熊走之前到底对那人说了些什么? 3、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三》去看一看吧。(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小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检查、评价自读情况。 3、让学生点名自己邀请几个好朋友按自然段展示自读情况。注意难读字的正音和长句子的停顿。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卡中的填空题) 按课文内容填空:一个()的日子里,()和()走进了深山,来到了一棵大树下。忽然,一只熊走过来了,()丢下了(),爬上了大树。()只好躺在石板上(),熊走过来,以为是个(),就()。 三、自主阅读,质疑问难。 1、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从以下三方面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是看课文标题和课文的提示提问题;二是找文中重点词句提问题;三是选自然段提问题。 2、小组交流,梳理问题。 自读质疑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由各小组代表将讨论后筛选出来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并粘贴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并评选出“最佳问题”。 四、深入读书,合作释疑。 1、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读书研讨等方法找到答案。 2、各小组汇报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以及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五、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谈谈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 2、联系实际谈谈你准备怎样成为他人的真朋友。 六、检查识字,提高自主识字的意识。 1、出示词卡,开火车认读。 2、出示爱心字卡,全班同学抢读,并把字卡奖给读得又快又好的同学。 七、拓展阅读,延伸课外。 1、自由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意版)》中,《狮子大王照镜子》一文。 2、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思考:狐狸为什么得到了奖赏? 3、说一说,你赞同狐狸的这各做法吗? 4、搜集关于“朋友”“友谊”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制作成书签,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