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生日快乐》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城市的早晨,一辆洒水车迎着初升的太阳缓缓开着。洒水车一边洒水,一边播放着乐曲《祝你生日快乐》。 司机从反光镜里看见,一个男孩蹬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总是不紧不慢的跟着洒水车。过了好几个街口,司机感到非常奇怪,便停下车,拦住那男孩,说:“小淘气,你老跟着洒水车干什么?你知道这样不安全吗? 男孩低下头,眼泪一滴滴地流下来。司机心软了,他和蔼地询问男孩。原来,男孩是个孤儿,今天是他的生日,他想听听《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曲子。 司机把孩子的自行车放在路边,拉着他上了驾驶室。洒水车一路欢唱,乐曲声和刷刷刷的水声交汇成美妙的音乐。驾驶室里,两个人分享着生日的快乐。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城、辆、迎、司、紧、街、汇”7个字。理解“不紧不慢、街口、交汇”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学会边读边想,增强语感。 3、学习司机以关爱他人为乐的美德。 【教学方案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生日蛋糕的画面),在播放的同时,让学生选自己最快乐的一个生日,说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2、课件出示课题(生日快乐)。同学们,想知道课文里谁过生日?谁和他分享生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来祝愿他生日快乐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顺句字,画出生字新词 2、有谁在读课文时被生字难倒了吗?哪位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①指导学生读准子音。 (出示所有生字,去掉拼音读一读。还可运用指名读,开火车读、抢答等多种形式抽读生字。) 重点指导:“城、辆、迎、蹬、享”是后鼻音;“城、初”是翘舌音;“汇、缓”的声母是“h”,不要读成“f”。 ②指导书写,当堂展评。 重点指导:“迎”字不要多写一撇;“司”字不要少写一横;“街”字是左中右结构,应在田字格里做笔画笔顺的具体指导。 区分以下字: 城——成辆——两 街——行汇——江 ③认真观察这些字,把你记生字的小窍门告诉大家。 3、学习词语 ①出示词语或让学生提出来。 城市一辆迎着初升缓缓司机 街口淘气一滴孤儿交汇分享 不紧不慢驾驶室洒水车 ②指导理解词语: 不紧不慢:表示适中,恰倒好处。 街口:街道出入通过的地方。 交汇:汇合。 ③从课文中找到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三)初读感知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2、播放“祝你生日快乐”的曲子,同时再读一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体会“快乐”。 【教学方案二】 (一)感悟课文,品位语言 1、(播放多媒体画面:一辆洒水车,一边洒水,一边放音乐“祝你生日快乐”)老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2、与文中两句话对应着指导朗读。 (二)结合画面,畅谈感想 1、学习第2、3自然段。出示词语“奇怪”、“心软” 找出这两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关键词。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司机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后来为什么又会心软? 他当时心理是怎样想的? 通过回答问题、反复朗读,了解司机心理变化的原因,引起学生对小男孩的深切同情。并带着这种情绪体验再次读课文2-3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播放多媒体画面:小男孩坐在驾驶室,听“祝你生日快乐”的曲子)老师范读这一段,学生看画面。 这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快乐。 (三)对比画面,情感升华 1、出示句子“驾驶室里,两个人分享着生日的快乐”。 “两个人”指哪两个人?“分享快乐”是什么意思? 2、说说司机的快乐是什么?小男孩的快乐又是什么?他们的快乐有什么不同? 3、在现实生活中,让你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或你见过哪些人曾经给别人以关爱,他们是不是都得到了快乐? 【教学方案三】 一、复习导入 1.学生每人准备纸条听写。 2、认读字考查。 3、多音字考查。 二、整体感知 1.读全文。 2.说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感悟 1.学习第1自然段。 (1)老师范读,学生边看课文边听朗读,然后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 (2)与课文中的两句话对应指导朗读。 2.理解第2、3自然段。 抓住“奇怪”“心软”这两个表示心理活动的关键词要求学生自读自悟。 (1)司机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后来为什么又会心软?他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 (2)指导学生通过司机心理的变化了解这位孤儿的处境,以激起学生对他的深切同情。 3.领悟第4自然段。 (1)老师范读第4自然段。 (2)讨论交流:这时候,你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与第1自然段有什么不一样?(3)带着快乐的心情齐读第4自然段。 四、课文质疑 “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不快也不慢,速度适中)男孩为什么想听《祝你生日快乐》这支曲子?“两个人分享着生日的快乐”中,男孩的快乐是怎样的?司机的快乐又是怎样的? 五、课堂小结 1.议一议,对这样一位可怜的孤儿,我们该为他做点什么? 2.如果请你对司机叔叔说几名话,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人曾经给别人以关爱。你遇到过需要帮助的人吗?你又是怎样做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