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从森林里带走什么》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小刚跟着爸爸,第一次进森林打猎。 他们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走着,泥水沾湿了靴子,荆棘刺破了手臂。他们不时好奇地张望着、倾听着。可是,没有遇到山鸡,也没有碰上狼,连野兔子也没见到一只。 远处,传来百灵鸟的歌声。小刚和爸爸轻轻地走过去,看见百灵鸟站在树枝上,翘着尾巴快乐地唱着。 百灵鸟的身后,有两只小松鼠肩靠肩地蹲着。它们在听百灵鸟唱歌,听得多么入神。 小松鼠回过头来,朝森林里的两位客人看了一眼,好像在说:“听!多美的歌!” 小刚和爸爸被这傻乎乎的小哥俩吸引住了,也被百灵鸟的歌声迷住了。他们一直待到傍晚才回家。 小刚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的是什么呢?是百灵鸟的歌声,松鼠哥俩的喜悦,还有他们自己美好的心。 【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第、灵、神、引、”5个字。 2、朗读课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3、体会小刚和爸爸美好的心灵。 【教学方案一】 一、直接板书课题: 13 从森林里带走什么 1、指名读,齐读 2、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思考:小刚和爸爸带走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 要求;(幻灯) 1、注意读书的姿势; 2、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数读,不唱读,不跳读。 3、画记生字新词,并在生字表上注音。 四、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幻灯) dì líng shén liǎ yǐn liè zhān 第灵 神俩引猎沾 xuē bì kào dūn bèi shǎhǖ 靴臂靠蹲被傻乎 (1)谁会读,指名带读; (2)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2、指导朗读课文2、看书读课文 (1)指导读句; A 、他们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走着,泥水沾湿了靴子,荆棘刺破了手臂。 B、小刚和爸爸被这傻乎乎的小哥俩吸引了,也被百灵鸟的歌声迷住了。 C、他不时好奇地张望着、倾听着。 D、没有遇到山鸡,也没有碰到狼,连野兔也没见到一只。 (2)谁来读自然段,指名读,评议(你觉得什么地方读得好) (3)小组自由读课文;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提出不懂的词 4、齐读全文。 五、作业: 回家读课文。 【教学方案二】 一、复习: 读一读: 第一、百灵鸟、入神、小俩、吸引、打猎、沾湿、靴子、手臂、肩靠肩、蹲着、被、傻乎乎 二、理解课文 1、小刚跟爸爸到森林里去干什么?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他们很好奇? 理解“第一次”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小刚和爸爸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重点) 幻灯,指导读。 百灵鸟站在数枝上,翘着尾巴唱着。 百灵鸟站在数枝上,翘着尾巴快乐地唱着。 ?? ()快乐地()。 ────────────── ─────── 想象百灵鸟快乐的样子和动听的歌声; 想象小松鼠是怎样听得入神的。 3、小刚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板书) 4、小刚和爸爸喜欢小动物吗? 指导读课文 5、小刚和爸爸这么喜欢小动物为什么不把它们打下来带走呢? 6、想象:小刚和爸爸当时会想什么?他们会说什么? 小组讨论,表演 7、如果你在森林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做呢? 三、跟录音朗读全文 四、作业 【教学方案三】 一、谈话引入课题 1.有一天,一位小朋友和爸爸来到了森林里,他们在美丽神秘的森林里要做什么呢?又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3课《从森林里带走什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1.你听懂了什么? 2.还有什么地方没有明白呢? 三、学生读文 想要解决以上的疑问,课文里有答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第一遍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记生字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他们从“森林中带到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检查。 3.反馈汇报。 (1)全班齐读全文。 (2)指名回答问题。 通过读书,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收获?还想知道什么课文里没说出你想知道的问题呢? 四、学习生字 想要好好弄明白小朋友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就必须掌握好课文里我们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来,让我们和它们交朋友。 1.读准字音。 (1)请小朋友在生字表上给生字标注拼音,反复认读。 (2)指名领读。 2.辨别字形。 讨论: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书写。 我们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什么?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教师范写,学生照样子描一个,写两个。 4.指名学生用这些生字组词造句。 五、巩固字词 1.辨字组词。 第()林()两() 梯()灵()俩()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六、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并组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