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解析 |
释义 | 文言文中被动句式的解析 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 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3、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 (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 (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 (5)何以:例:何以战。 |
随便看 |
|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