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京友 李贽 “才难,不其然乎!”今人尽知才难,尽能言才难,然竟不知才之难,才到面前竟不知爱,幸而知爱,竟不见有若己有者,不见有称喜赞扬不啻若自其口出者,如孔北海之荐祢正平,跣足救杨彪也。何也?以其非真惜才也;虽惜才,亦以惜才之名好,以名好故而惜之耳。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呜呼!吾无望之矣! 举春秋之天下,无有一人能惜圣人之才者,故圣人特发此叹,而深羡于唐、虞之隆也。然则才固难矣,犹时时有之;而惜才者则千古未见其人焉。孔子惜才矣,又知人之才矣,而不当其位。入齐而知晏平仲,居郑而知公孙子产,闻吴有季子,直往观其葬,其惜才也如此,使其得志,肯使之湮灭而不见哉!然则孔子之叹“才难”,非直叹才难也,直叹惜才者之难也。 夫才有巨细,巨才方可称才也。有巨才矣,而肯任事者尤难。既有大才,又能不避祸害,身当其任,勇以行之,而不得一第,则无凭,虽惜才,其如之何!幸而登上第,有凭据,可藉手以荐之矣,而年已过时,则虽才如张襄阳,亦安知听者不以过时而遂弃,其受荐者又安知不以既老而自懈乎? 夫凡有大才者,其可以小知处必寡,其瑕疵处必多,非真具眼者与之言必不信。当此数者,则虽有大才,又安所施乎?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然非委曲竭忠,真若自己有,真不啻若口出,纵人信我,亦未必能信我所信之人,憾不得与之并时,朝闻而夕用之也。呜呼!可叹也夫! (选自李贽《李温陵集》卷四《焚书》)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举春秋之天下 举: ②直叹惜才者之难也 直: ③可藉手以荐之矣 藉: ④则虽有大才,又安所施乎 施: 7.文中 “何也?以其非真惜才也”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C.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则又安望其能若己有、不啻若口出如孔北海然也? ⑵故非自己德望过人,才学冠世,为当事者所倚信,未易使人信而用之也。 9.本文谈论人才问题,作者在文末发出“可以叹也”的感叹,请简要概括“叹”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6.(4分)①举:全、整个 ②直:仅、只是 ③藉:凭借、借助 ④施:施展 7.(3分)B(连词,表原因) 8.(1)(4分)那么又怎么能希望他如孔北海这样(对待人才)就像自己拥有(的才能一样)、不只是好像从口中说出(赞扬的话)呢? 评分建议:“啻”、“然”、句式、语句通顺各1分。 (2)(4分)所以(如果)不是自己的品德名望超过众人,才能学识超越当世,被当权的人倚重、信任,就不会轻易让人信任并重用他。 评分建议:“冠”、被动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2分。 9.(4分)(1)爱惜人才之难,真正爱惜人才的人之少;(2)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当(2分)。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注释: [1]“才难”句:人才难得,不是那样吗?《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 [2]不知才之难:不知人才培养之难。 [3]不啻(chì翅)不止。这两句的大意是竟不见对待人才之有才像自己之有才一样,对待人才像自己培养的一样。 [4]春秋:我国历史的一个时代(前722—前481),因孔子所修史书《春秋》包括这一时期而得名。 [5]圣人:旧时指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物,这里指孔子。 [6]唐、虞之隆:唐尧、虞舜对人才的重视。 [7]时时有之:经常出现。 [8]不当其位:不临其位,指没作官,无权力。 [9]晏平仲:名婴。春秋时齐国的贤大夫。《论语·公冶长》:“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10]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春秋时郑国的贤相。《论语·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1]季子: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少子,有贤名,寿梦欲立这,辞不受,封于延陵,因号延陵季子。葬:坟墓。 [12]“非直叹”二句,不仅感叹人才之难得,更感叹惜才者之难得。 [13]第:科第,科举时代谓中试为得第。 [14]凭:凭据。 [15]荐:荐举,推荐。 [16]年:年岁。 [17]张襄阳:事迹不详。 [18]弃:弃置不顾。 [19]受荐者:被举荐的人。自懈:自己松懈,不求上进。 [20]寡:少。 [21]瑕:玉上的斑点。疵:缺点、毛病。瑕疵,小的缺点。 [22]真具眼者:真是有眼力的人。 [23]安所施乎:到哪里施展呢! [24]当事者,指执政掌声权的人。 赏析: 这封信谈的是人才的问题。 对待人才,也应该有正确的认识。首先不以是否中举登第为凭据,而要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其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才都会有缺点毛病,不能以小疵掩大德,更不能以有微瑕为借口,弃置大才而不用。 如何对待人才,古住今来,很多人探讨这个问题。司马迁说:“人君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强调人君辨别人才真伪之重要。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强调识别人才者之重要。李贽进一步提出爱惜人才之重要。这些论述尽管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人们如何正确对待人才,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