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马说文言文复习资料 |
释义 | 马说文言文复习资料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著称。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同等待遇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识得千里马吧! 课文下面注释: 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杂说》共四篇,《马说》是第四篇。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祇( ):只是。 骈( )死于槽枥( )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 不以千里称: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 ):通“饲”,喂。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 ”。 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 且:犹,尚且。 10、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11、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道,正确的方法。 12、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指喂饱马,使它日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材,通“才”。 13、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14、临:面对。 15、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6、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文后练习: 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 附加练习 1.阅读理解。 (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___________比作千里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食马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愤懑之情。 人才愚妄无知的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①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②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③段中的食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扬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天下无马 愚妄无知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真不知马也 2. 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只要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就可以了。 3.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 选伯乐或千里马都可以,重要的是阐明观点,理由充分 4.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 “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 5.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 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 |
随便看 |
|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