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

 

文言文 文言文少扣分应该这么做
释义

文言文少扣分应该这么做

为你解答文言文不扣分的秘密


语文的现代文、作文和文言文,俗称“三大板块”。而其中最有可能做到“一分都不少”的板块,非文言文莫属了,至于其他两板块,很少有此“海口”。标题中的“应该”一词表明,“一分都不少”是每位下过苦功的考生所力所能及的事。所以,许多学生现阶段把复习的重点放在文言文上,力求做到42分(满分),一分都不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未雨绸缪,考前还是要缜密分析这两年文言文阅读的要求,制订出“一模”“二模”以至于中考的文言文夺分的攻略。

一、心中要有文言文(42分)题型表

分析有关命题部门“继往开来,稳中出新”的精神,我们可以发现文言文是落实“稳”字的一个窗口,2009—2010年两年间的题型未变,那也是2011年“继往”的依据,现为了加深印象,录表于下:(题序,完全按照中考试卷抄录):

部分 考核目标 题号 题型 题量 分值 %

(一) 默写规定古诗文 1-6 上下句填空 6 18分 42

(二) 理解、赏析古诗词 7-8 解释、选择题 2 4分 近10

(三) 文常、句译、把握主旨 9-11 填空、句译、主旨选择 3 8分 19

(四) 实词、句译理解主旨 12-15 释加点词、句译、答题 4 12分 近29

二、默写和鉴赏古诗词,可“合二为一”

虽说默写古诗词是采用填空形式,似乎不需要理解元素,然而,第(二)题是古诗词鉴赏题,此题有两小题,以2010年为例:第7题,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太清”的意思是 。第8题,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日湖水平”一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楼摇摇欲坠的景象。

C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 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如下:第7题:天空,第8题:D。然而,有不少同学答错,原因不复杂,因为他们在背诵古诗词时,没有深入地理解每句的含义及创作意图,如果理解了含义,那“太清”的意思自然是“天空”,那第8题A、B是错误的也很明显。有人说“诗言志、歌抒情”,其中的“志”就是诗(词)人的创作主旨,显然答案是“D”。所以说,古诗词背诵与鉴赏题“合二为一”复习,既有益默写,又促进了鉴赏,获得双赢。

三、课内文言文按图“索骥”事半功倍

课内文言文的题型有三:文学常识、语句翻译、内容理解。

文学常识:考察文章出处及作者,以填空形式出现,请见课文注解①,现以列表法加以提示。

课题 作者 朝代 称号 出处

《陋室铭》 刘禹锡 唐 《全唐文》

《爱莲说》 周敦颐 宋 《周元公集》

《橘逾准为积》 晏婴 春秋 《晏子春秋》

《伤仲永》 王安石 宋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临川先生文集》

《周处》 刘义庆 南北朝 《世说新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战国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人称“亚圣”《孟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

其余的篇目,考生可以继续填写下去。

语句翻译:准确、通顺。要注意下列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以及六个虚词的用法。请见2010年《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翻译题“怀民亦未眠,相与步于中庭 ”。翻译时,抓住关键词“相与”“于”,对后置的介宾短语“于庭中”应按现代汉语习惯作调整,答案是: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内容理解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所述事物的认识和见解,也可能要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如果是节选的片断,那与全文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现例举2010年第11题: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和起因。B第②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C第③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景。D第④句流露出作者被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答案:A。这道题采用选择形式,从句意的概括和作者的情感等方面设计四个选项,A选项第①句只交代了夜游时间,没有交代了地点,A项理解不正确是明显的。

课内文言文有30篇,涉及26位作者,建议以唐宋八大家为复习重点。如:2009年的《小石谭记》(柳宗元)、2010年的《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即便如此,仍需全面复习,千万不能有遗漏,否则会“哪壶不开提哪壶”。

四、课外文言文应立足课内延伸

课外文言文阅读是文言板块(42分)满分的瓶颈,一定要审慎对待。课外文言短文(12分),其选文长度一般在百字左右,短文的注解不少于1-2个。从近几年来看,中考文言文以寓言和传记类为主,也可称为“笔记体”。短文的题目有四个,以2010年课外题为例,加以消化领会。

第12题解释“居”“实”加点词;第13题是句子翻译,采用选择题形式,第14题、第15题主要是“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只不过第14题答案是用文中的内容“再为誉录,略无愠色”来解答。第15题答案是:积极进取(乐观)、治学严谨。应该说第12、第13题是基础题,只不过难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难在延伸得是否正确,多义词的选择是否准确。如12题测试的“居”和“实”的含义。只要课文内容烂熟于心的话,那与《捕蛇者说》中的“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的“居”、《周处》“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中的“实”是一致的,分别解释为:(1)居住;(2)实际。

再以2009年的12题为例: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吾皆视为已子矣( )(2)竞复具一德( )。此两个实词,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及《核舟记》中出现,请看:“行拂乱其所为”、“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课文中的解释分别为:(1)作为;(2)具备、具有。此两例是以说明课堂教学内延伸的重要。第13题的句子翻译:“再为誉录,略无愠色”。此句翻译的关键词为“再”、“愠”。其实这两个词在课文内也出现过,现抄录如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愠”。课文中的“再”解释为“两次”,“愠”解释为“生气”,因此毫无悬念地选择“B”(他就抄录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有人讲,背诵150个实词为佳,如果课内的实词掌握好,决不需要做事倍功半的事。第14、第15其实是内容理解的两种的测试手段。一般来说,用原文语句回答原因的题目,就好似现代文阅读那样,找出依据。当然,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句子回答,千万不能有多余的话,让阅卷教师选择,这样要扣分的。

经分析不难看出,课外文言文是文言文阅读满分的“拦路虎”,因此要认真对它的四个题型进行剖析,知彼才能作出精心准备,但决不要陷入课外短文的题海中,这是得不偿失的。

文言文课内分为30分,课外分为12分,每年中考文言文的得分率是最高的,但是满分的同学也不多,都是课外文言文惹的祸,需要考生跳一跳,才能摘下文言“佳果”来。

随便看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