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归有光《保圣寺安隐堂记》原文及翻译 |
释义 | 归有光 原文:长洲东南五十里地名甫里天随先生之故居在焉今为保圣教寺而郡志又有白莲讲寺然甫里无二寺盖白莲保圣之别院也志云寺创于唐大中间,熙宁六年僧维吉重修,又谓维吉于祥符间创白莲寺。今里俗所指,以为白莲者仅在西庑,其后即为天随先生祠。区宇非广,不当别称为寺也。余少时过甫里,拜先生祠,游行寺中,寻古碑刻,殆无存者,惟元统二年《法华期忏田记》石存耳。成化二十三年,时国家累世熙洽,京师崇寺宇僧司八街剃度数万人,醮祠日广。左善世璇大章主持大兴隆寺,方被尊宠。而璇故里人陈氏子,初为寺比丘。得请,弛驿还省其母,因迎养于寺之爱日堂。明年从四明、补陀归,是岁八月重修此寺,又明年五月落成,明年还京师,凡为殿堂七,廊庑六十。初,坏殿时,梁拱间有板识绍兴、宝祐之年,故知以前修创盖不一,而无文字可考也。 译文/翻译:长洲县东南五十里,有一地方名甫里,天随先生的故居就在那里,现在是保圣教寺。而吴郡志上又说有白莲讲寺,但是甫里没有两座寺院,大概白莲寺是保圣寺的别院吧。地方志说保圣寺创建于唐朝大中年间,熙宁六年(1073)维吉和尚重修,又说维吉在祥符年间创建了白莲寺。现在乡人所指,认为白莲寺只是西殿,它后来就成了天随先生祠。殿宇并不太大,不应该另外称为寺。我年少时经过甫里,拜谒天随先生祠,巡行寺中,寻找古代碑刻,几乎没有留存下来的,只有元统二年的《法华期忏田记》这座石碑还在。成化二十三年,当时国家几代清明,京城崇寺宇僧司八街为数万人剃度(出家),法事一天比一天盛大。那时候,左善世璇大章主持大兴隆寺,正受尊宠。而璇大章同乡陈氏的儿子,当初是保圣寺比丘。璇大章获恩准,驱马还乡探望母亲,于是把母亲接到保圣寺的爱日堂奉养。第二年璇大章从四明、普陀回来,这年八月重修保圣寺,次年五月建成,第二年回京城,共建有七大殿堂,六十间偏殿。当初,大殿毁损时,大梁斗拱间有绍兴年间、宝祐年间的标志,由此可知以前修建日期不一致,但已没有文字可考证了。 |
随便看 |
|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