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1. 拜送书于庭() 2. 召有司案图() 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其势必不敢留君 今义:副词,根据形势推测必然会怎样 古义:______________ 2. 请指示王 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古义:______________ 3.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古义:______________ 4. 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向前行进 古义:______________ 5.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今义:对重大问题公开表示意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古义:______________ 6.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卑鄙xia6*贱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负 秦贪,负其强()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2. 使 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乃使其从者衣褐()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舍相如广成传() 2. 乃使其从者衣褐() 3. 左右欲刃相如() 4. 乃前曰() 5.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6. 怒发上冲冠() 7.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8. 而相如廷叱之() 9. 宁许以负秦曲() 10. 秦王恐其破璧() 11. 毕礼而归之() 12. 完璧归赵() 13.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3.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4. 今君乃亡赵走燕。() 5.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7. 遂与秦王会渑池。() 参考答案 一、1. “庭”通“廷”;2. “案”通“按”;3. “孰”通“熟”;4. “不”通“否”;5. “缪”通“穆”。 二、1. 两个词,“形势”“一定”;2. 指给人看;3. 遵守约定;4. 上前进献;5. 扬言;6. 地位低下,见识浅薄。 三、1. 凭借,倚仗/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担负,使……承担/背着;2. 派出/让/使臣。 四、1. 舍,名词用作动词,安置住宿;2. 衣,名词用作动词,穿; 3. 刃,名词用作动词,杀;4. 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5. 西,名词做状语,向西; 6.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7. 间,名词做状语,从小路;8. 廷,名词做状语,在朝廷上; 9. 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承担;10. 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 11.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12. 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 13. 先、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五、1. 判断句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 2. 定语后置句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3. 被动句赵国强大,燕国弱小,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4. “亡、走”后省略“于”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投奔到燕国。 5. 被动句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6. 被动句想把这块宝玉让给秦国,但恐怕得不到秦国的那些城池,而白白地受欺骗。 7. “渑池”前省略介词“于”,且“(于)渑池”为状语后置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