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列传 黄琬,字子琰。东汉黄琼孙也。少失父。早而辩慧。祖父琼,初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傍,曰:“□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时司空盛允有疾,琼遣琬候问,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允发书视毕,微戏琬曰:“江夏大邦,□蛮多士少。”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 稍迁五官中郎将。时陈蕃为光禄勋,深相敬待,数与议事。旧制,光禄举三署郎,以高功久次才德尤异者为茂才四行。时权富子弟多以人事得举,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京师为之谣曰:“欲得不能,光禄茂才。”于是琬、蕃同心,显用志士,平原刘醇、河东朱山、蜀郡殷参等并以才行蒙举。蕃、琬遂为权富郎所见中伤,事下御史中丞王畅、侍御史刁韪。韪、畅素重蕃、琬,不举其事,而左右复陷□朋党,畅坐左转议郎而免蕃官,琬、韪俱禁锢。 琬被废弃几二十年。至光和末,大尉杨赐上书荐琬有拨乱之才,由是征拜议郎,擢为青州刺史,迁侍中。中平初,出为右扶风,征拜将作大芹、少府、太仆。又为豫州牧。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及董卓秉政,以琬名臣,征为司徒,迁太仆,更封阳泉乡侯。卓议迁都长安,琬与司徒杨彪同谏不从。琬退而驳议之曰:“昔周公营洛邑以宁姬,光武卜东郡以隆汉,天之所启,神之所安。大业既定,岂宜妄有迁动,以亏四海之望?”时人惧卓暴怒,琬必及害,固谏之。琬对曰:“昔白公①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②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琬竟坐免。卓犹敬其名德旧族,不敢害。后与杨彪同拜光禄大夫,及徙西都,转司隶校尉,与司徒王允同谋诛卓。及卓将李榷、郭汜攻破长安,遂收琬下狱死,时年五十二。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 ①白公,名胜,号白公,楚平王之孙,太子建之子。其父太子建因遭权臣陷害,死于郑国。公元前487年,白公胜从吴国召回楚国,封为巢邑大夫。公元前479年,白公胜发动叛乱,囚禁楚惠王,自立为楚王。兵败自缢。 ②崔杼,又称崔子、崔武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后为齐国执政。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联合棠无咎杀庄公,立庄公弟杵臼(景公)为君,自己为右相。两年后,其子崔成等互相争权,家族发生内讧,左相庆封乘机攻灭崔氏,他上吊zi6*杀,尸体为景公戮曝。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江夏上蛮贼事副府 会:正好,恰逢 B.而贫约守志者以穷退见遗 遗:遗弃 C.以亏四海之望 亏:亏失、亏损 D.琬必及害,固谏之。 固:本来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不言日食之余 ②江夏大邦,□蛮多士少 ③左右复陷□朋党 A.①何 ②而 ③以 B.①乃 ②且 ③因 C.①何 ②且 ③以 D.①乃 ②而 ③因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B.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C.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D.时寇贼陆梁/州境雕残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后下诏询问太阳所食有多少时,在一旁的黄琬回答太后说,日食后太阳剩下的东西,就像新月一样。 B.针对权贵子弟大多因人情而被举荐为郎,贫困守节的人却被遗弃这一现象,黄琬和陈蕃同心协力,共同选举贤才。 C.黄琬遭到禁锢近二十年,直到灵帝光和末年,太尉杨赐举荐黄琬有治乱之才,朝廷才征召其为议郎,出任青州刺史,迁任侍中。 D.董卓商议迁都长安,黄琬力谏,当时人害怕董卓暴怒之下黄琬会遇害,黄琬却仰慕屈庐、晏婴气节,不惧其害。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琬奉手对曰:“蛮夷猾夏,责在司空。”因拂衣辞去,允甚奇之。(3分) ②昔白公作乱于楚,屈庐冒刃而前;崔杼弑君于齐,晏婴不惧其盟。吾虽不德,诚慕古人之节。(4分) (2)通过该文了解,黄琬是个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