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怎么写好看:
介之推书法图片
介之推历史词典解释
又叫介子推。晋国贤士。曾随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十九年。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赏赐随从部属,他没有受赏,也无怨言,和母亲一起隐居绵山。后文公念及,使人召见,不见,乃封绵山作为封田,号曰“介山”。
一作介子推、介推。春秋晋国人。曾从晋文公流亡。文公回国即位,赏赐随从之臣而独不及。遂与其母隐居绵上山。文公使人召之不得,于是环绵上山而封之,后世遂称绵山为介山。又传说文公曾环山焚烧,逼其出山,竟不出而死。旧俗以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断火冷食,相传为纪念介之推。
词语分解:
- 介之推的解释 1.亦称“ 介子推 ”。 春秋 晋 人。从 晋 公子 重耳 文公 出亡。历经各国,凡十九年。 文公 还国为君,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不及。与母隐于 绵山 而终。庄子·盗跖:“ 介子推 至忠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 明 胡侍 真珠船卷七:“古人名字,人少知者…… 介之推 姓 王 ,名 光 。” 明 张萱 疑耀卷二:“ 介之推 、
- 推的字典解释 推 tuī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推车
历史人物推荐:阮种
西晋陈留尉氏人,字德猷。弱冠有殊操,为嵇康所重。察孝廉,为公府掾。举贤良,策试第一,转中书郎。正身率下,朝廷咸惮其威容。每为驳议,事皆施用。迁平原相。为政简惠,百姓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