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食不兼肉
释义

食不兼肉

历史典故

食不兼肉怎么写好看:

食不兼肉怎么写好看食不兼肉书法图片

食不兼肉历史词典解释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亦作“食不重肉”。《史记.管晏列传》:“〔晏婴〕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主谓 兼,两种。吃饭时不用两种肉食,形容生活俭节。《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褒义。多用于称赞生活饮食不奢侈。也作“食不重肉”。

词语分解:

  • 食的解释 食 shí 吃:食肉
  • 兼肉的解释 二种肉食。尸子卷下:“ 晋 国苦奢, 文公 以俭矫之,衣不重帛,食不兼肉。”后汉书·刘虞传:“ 虞 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孺人从於宦者十年。然所服御一不改其素,非宾燕,不设兼肉。”

历史典故推荐:挽毂

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用以插轴。这里指代车子。意为拉车前进,比喻提拔推举人才。新唐书.沈传师传:“时给事中许孟容,礼部侍郎权德舆乐挽毂士,号权许。”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9: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