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吏怎么写好看:
城门吏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所属掌管京师城门之职官。康熙十三年 (1674) 设。初名“城门校”,后改称“城门吏”。正七品,掌司门禁,稽察出入之事。额设满洲十八人,守内九门,每门二人; 汉军七人,守外七门,每门一人。
官名。城门吏初名城门校,清朝设此官,为步军统领衙门的属官,正七品,位次城门领,掌管城门开闭。见《清史稿·职官四·步军营·统领》。
词语分解:
- 城门的解释 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 吏的字典解释 吏 lì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吏治
历史官职推荐:司鼎俎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负责将在镬中烹制好的食物盛到鼎俎中以供御。下设司鼎镬下士以佐之。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