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山怎么写好看:
仇池山历史词典解释
以山上有仇池得名。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其地四面陡绝,形如覆壶,羊肠蟠道,三十六回。上丰水泉,有平地百顷,煮土成盐,故又称为百顷山。《水经注》称为“瞿堆”(参见《宋书·氐胡传》及《水经·漾水注》)。东汉末氐族杨驹徙居于此,其后渐盛,世有其地,东晋十六国时乃自称王。
词语分解:
- 仇池的解释 山名。在 甘肃省 成县 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后汉书·西南夷传·白马氐:“居於 河池 ,一名 仇池 ,方百顷,四面斗絶。”宋书·氐胡传:“ 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一:“万古 仇池 穴,潜通小有天。” 宋 苏轼 和桃花源诗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钦臣 仲至 ,谓余曰:吾尝奉使过 仇池 ,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知识推荐:幕南
即漠南。史记·匈奴列传:西汉骠骑将军破匈奴,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还。“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