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旗山怎么写好看:
磨旗山历史词典解释
一作马鬐山,因形如马鬐得名。在今山东莒县东。金贞祐三年(1215),红袄军领袖李全和杨妙真会师于此。
词语分解:
- 磨旗的解释 1.摇旗;挥动旗帜。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先一人空手出马,谓之‘引马’;次一人磨旗出马,谓之‘开道旗’。”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2.军旗。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淮警:“拨转磨旗峯,促紧先锋。千兵摆列,万马奔冲。” 清 洪昇 长生殿·剿寇:“磨旗惨,战鼓哀。奋勇先登,振威夺帅。”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知识推荐:马上刻漏
古时骑兵行军时携带的袖珍式计时器。由隋耿询发明制造,最早记载见于北史·耿询传。原理同一般的刻漏,其体积及使用特点与汉代的错银漏接近。内可注水,亦可注水银。其内部结构、特点均待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