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几而不征 |
释义 | 几而不征历史典故 几而不征怎么写好看:
几而不征历史词典解释几:查看,稽查。征:征税。指在关口、市场等处只稽查而不征收商税。《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韦昭注:“几,几异服、识异言也。征,税也。取鱼盐者不征税,所以利诸侯、致远物也。”也作【讥而不征】。(讥:查问。)《孟子.梁惠王下》:“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赵岐注:“关以讥难非常,不征税也。”(岐:地名,在今陕西岐山县一带。)《礼记.王制》:“关讥而不征。” 偏正 在各处设立关卡,只稽查而不征赋税。《国语·齐语》:“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几,不读作jǐ。△用于规章制度方面。也作“讥而不征”。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刻烛争成同“刻烛催诗”。宋 谢薖醉蓬莱.中秋有怀无逸兄并示何之忱诸友词:“好在南邻,诗盟酒社,刻烛争成,引觞愁缓。”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