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谒者台 |
释义 | 谒者台历史事件 谒者台怎么写好看:谒者台历史词典解释官署名。相传尧舜时有谒者宾于四门。谒者为吏,始于战国时。秦、西汉时谒者七十人,置谒者仆射,为光禄勋属官。东汉时,置谒者台,亦称外台,与尚书中台、御史宪台并称为三台。台率为谒者仆射,下有常侍谒者、谒者等。谒者台虽为光禄勋属官,但直接受命于皇帝。其主要职掌是:掌管朝仪,朝会时唱赞导引。接受臣下奏疏,上报天子,传达天子诏命。宿卫宫廷。受命持节出使少数民族地区,巡视郡国,考察官吏,安抚百姓。奉命主持水土工程。持节出使监军,或奉令统帅郡国兵,平叛守边。并接受皇帝差遣的其他刑赏、使吊等事务。任广而权重。曹魏后谒者权力削弱。唐废谒者,其事属通事舍人。 词语分解:
历史事件推荐:红巾军①北宋南宋之际,河东泽今山西晋城、潞今山西长治一带人民自动组织抗金“忠义社”,以红巾为标志,号“红巾军”。后扩大至河东大部及河北、陕西等地。声势浩大,组织相当严密,又熟悉地形敌情,故能屡败金兵。曾于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