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司马怎么写好看:
方外司马书法图片
方外司马历史词典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桓温〕引奕(谢奕)为司马。奕既上,犹推布衣交。在温坐,岸帻啸咏,无异常日。宣武每曰:‘我方外司马。’”后因以称居高官而不拘礼俗的人。《北史.王晞传》:“〔王晞〕性闲澹寡欲……在并州,虽戎马填闾,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之‘方外司马’。”
偏正 身居官位,而言行不拘礼法。《晋书·谢奕传》:“谢奕,字无奕,桓温辟为安西司马,在温坐,岸帻笑咏,无异常日。桓温曰:‘我方外司马。’”△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
词语分解:
- 方外的解释 1 ∶世俗之外,旧时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彼游方之外者也。——庄子·大宗师2 ∶边远所在,异域
- 司马的解释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 ∶姓
历史典故推荐:圯下兵法
同“圯桥书”。宋 陈亮子房贾生孔明魏徵何以学异端:“子房为高帝谋臣,从容一发,动中机会,而尝超然于事物之外,此岂圯下兵法之所有哉?”